参加张家的中秋家宴回来——相比几年前的家宴,这次比较正常,毕竟张海客已经熄了想复兴张家的心,不然她也不会去。平平淡淡又过了几个月,临近年关出门在外的人们都回到了这个小村庄。
安静的村庄迎来了限定皮肤——热闹新年。
今早太阳很好,一点都不像冬天,非常暖和,但这意味着雨水也少。年前这段时间是种果树的好时机,如果没有雨水浸润土地,那就非常麻烦了。
要么不种,要么只能浇水,在水边倒是蛮方便的,像山坡上那种就累人了,所以最近没有什么人去买树苗。
要不怎么说曹操曹操到呢,早上的太阳还在就听到了雷声,乌云从远方向寨子这边来,雨从那边下来了。
雨挺大的,但如果就下一会是浇不透的,傍晚雨渐停,但没一会儿就下起了冰雹。
寨子在山脚,比县里地势低很多,山头上下雨,到了寨子里也一滴都没有了,更别提冰雹了,实在罕见,即使只下了一会。
接下来几天就是偶尔下点小米雪,雨下了几天,趁着赶集张海泠买了些果苗,她买的不算多,是和寨子里的人一起买的。
沃柑、蜂糖李、枇杷、果冻橙、皇帝柑只各买了二十棵,算是补苗吧,前些年政府鼓励种果树,张海泠种了不少,有些没活下来也没想着补,最近掀起种苗热潮就想着把苗补了。
前年种的果树今年陆续成熟,现在还挂在树上的柚子比十月份刚成熟时更加甜美,汁水丰满且没有一点苦味。
柑子这一类水果得摘去卖了,太多了自己根本吃不完,村里又家家户户都有。
没有在路边的果林就只能摘了从山上背下来,幸好张海泠家的果林都在路上边而不是路下边,背着果子下山好下,这上山可就难咯。
这算什么?下岗再就业当了果农?
在这街上是卖不出什么好价钱的,像本地的橘子即使好吃到最后散场了也许五毛钱一斤也卖了。
果林不在马路上,只是挖机挖了一条泥路,摘果子时三轮车能停在路上,摘完背下来就能直接装车拉回去了。
但要是拉去县里或周边其他地方赶集的时候卖,三轮车就不够看了,为了卖果子张海泠又买了辆货车。
自己一个人是摘不完的,要摘个两三天,天还没亮就得出门去赶集了,卖东西要赶早。
摘完这一批腊月二十五周日赶集卖最后一次,二十八赶年场就不卖果子了。果然临近年关,寨子里的人家摘果子都摘了两三天,三轮车全部装满,而只有轿车的人家甚至都装不完。
这不,赶集前一天晚上就有人来找张海泠借了三轮。
从寨子到街上开车有三四十分钟的路程,电动的和烧油的两辆三轮车都借出去了。
“你自己一个人都摘了这么多果子了?!”还自己全部装了车。
“摘了两三天,拉回来反正都是装在框子里就将就装车了,免得麻烦。”
卖果子的人多,买果子的人更多,农贸市场人挤人,一堆人堵在果篮前,只能等前面的人走了才能挤进去。
直到到了十点,人才没有刚开始时这么多,张海泠满满一货车的果子也十一点左右全都卖完了,收好框子买好年货就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