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镇的雨季来得悄无声息,清晨的雨丝斜斜落在甘蔗林里,将蔗叶洗得发亮,空气里满是湿润的清甜气息。陆依依背着药箱站在医馆门口,看着雨幕中匆匆跑来的身影——是镇上的阿福,他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护着一个包裹,神色慌张。
“陆神医!快!我娘突然晕倒了!”阿福冲进医馆,气喘吁吁地抓住陆依依的手腕,“您快跟我去看看,晚了就来不及了!”
陆依依连忙拿起药箱,对里屋喊道:“宇莕,我去阿福家出诊,医馆你先看着!”话音未落,刘宇莕已拿着油纸伞追了出来,不由分说将伞递到她手里:“雨这么大,我陪你一起去。”
两人跟着阿福往镇西跑,雨鞋踩在泥泞的小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阿福家在镇边的破庙里,推门进去时,一股霉味混着草药味扑面而来。老妇人躺在稻草堆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嘴角还挂着一丝黑血。
陆依依立刻蹲下身,指尖搭在老妇人腕上——脉象紊乱,气息滞涩,是典型的“瘴气攻心”症状。她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快速刺入老妇人的人中、内关等穴位,又拿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蔗露解毒丹”化在温水里,一点点喂进老妇人嘴里。
“阿福,你娘是不是去后山采过蘑菇?”陆依依一边施针,一边问道。
阿福点点头,眼眶泛红:“前几天下雨,后山长了不少野蘑菇,我娘说想采点回来晒干,没想到……”
“那蘑菇怕是带毒的瘴气菇。”刘宇莕接过话,帮着陆依依整理药箱,“后山最近总有人说闻到奇怪的气味,说不定是瘴气聚集,以后可不能再让老人家去了。”
半个时辰后,老妇人终于缓缓睁开眼睛,气息也平稳了许多。陆依依松了口气,又写下一张药方,叮嘱阿福:“这药每天煎两次,连喝三天,再让你娘多喝些甘蔗汁,能清瘴气。要是有什么不舒服,随时来医馆找我。”
阿福拿着药方,对着两人连连磕头:“谢谢陆神医!谢谢宁安王!你们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陆依依连忙扶起他:“快别这样,治病救人是我该做的。雨还没停,我们送你娘去医馆旁边的小屋住吧,那里干净,也方便我照看。”
将老妇人安置好后,两人踩着暮色回到医馆。黎欣汐正坐在灯下缝衣服,见他们浑身湿透,连忙起身:“快换身干衣服,我煮了姜汤,喝了暖暖身子。”
黎轩元也从茶馆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依依,刚才镇上的邮差送来一封信,说是从京城来的,好像是陛下身边的太监总管写的。”
陆依依接过纸条,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蹙起——信里说,京城最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患者浑身起红疹,瘙痒难耐,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束手无策,陆离易希望她能再去京城一趟,帮忙诊治。
“京城又出事了?”刘宇莕凑过来,看到信上的内容,脸色也沉了下来,“上次时疫刚平息,怎么又出了皮肤病?会不会又是有人故意搞鬼?”
黎欣汐放下姜汤,担忧地看着陆依依:“依依,你才刚回来没多久,要是再去京城,娘实在不放心。再说了,青溪镇的百姓也需要你。”
陆依依沉默了片刻,将纸条折好放进怀里:“娘,我知道您担心我,可京城的百姓也在受苦。我是医者,不能见死不救。而且,上次柳氏家族已经被彻查,这次应该不会再有危险了。”
“我陪你一起去。”刘宇莕立刻说道,“有我在,能帮你打理杂事,也能保护你。医馆这边,让舅舅和娘多费心,应该没问题。”
黎轩元点了点头:“你们放心去吧,医馆有我和姐姐看着,不会出乱子的。只是你们在京城要多加小心,有事随时传信回来。”
第二天一早,陆依依和刘宇莕就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去京城的路。这次他们没有坐官差的马车,而是选了一辆普通的骡车,一路慢悠悠地往京城赶——陆依依想趁机看看沿途的情况,若是遇到有需要救治的百姓,也能顺手帮忙。
这日,他们路过一个叫“清风镇”的小镇,刚进镇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镇口的一棵大树下,议论纷纷。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小女孩躺在地上,浑身起满了红疹,哭得撕心裂肺,她的母亲跪在一旁,不停地向路人磕头求救。
陆依依心里一紧,连忙上前查看——小女孩的症状,竟和信里说的京城皮肤病一模一样!她立刻从药箱里取出药膏,涂抹在小女孩的红疹上,又拿出一瓶“蔗露饮”,让她母亲喂她喝下。
“这是怎么回事?镇上还有其他人得这种病吗?”陆依依问道。
小女孩的母亲擦干眼泪,哽咽着说:“前几天镇上突然来了一群外地人,他们带来了一些布料,说是便宜卖。很多人买了布料回家做衣服,没想到穿了没几天,就开始起红疹,又痒又疼。现在镇上已经有十几个人得了这种病,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治不好。”
陆依依和刘宇莕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这皮肤病怕是和那些外地人带来的布料有关,说不定是有人故意将带毒的布料散播到各地,想制造恐慌。
“大嫂,你别担心,这种病我能治。”陆依依安慰道,“你先带孩子回家,我这就去镇上的药铺,准备药材,免费为镇上的百姓治疗。”
接下来的几天,陆依依和刘宇莕就在清风镇住了下来。他们在镇中心的空地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医棚,每天为得皮肤病的百姓诊治。陆依依根据小女孩的症状,研制出了一种“清疹膏”,用甘蔗汁混合清热解毒的草药熬制而成,涂抹在红疹上,很快就能止痒消肿。
百姓们都对陆依依感激不尽,纷纷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刘宇莕则忙着帮陆依依熬制药膏、登记患者的信息,还去镇上的各个角落查看,防止还有带毒的布料流传。
这天傍晚,医棚里的患者渐渐散去,陆依依正收拾药箱,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医棚外走过——是京城太医院的李太医!她连忙追了出去:“李太医!”
李太医回头看到陆依依,惊讶地说:“陆神医?您怎么会在这里?”
“我正要去京城,路过这里,看到镇上有人得皮肤病,就留下来帮忙。”陆依依问道,“您怎么会来清风镇?是不是京城的皮肤病也和这里有关?”
李太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是啊,京城的皮肤病也是从一些外地运来的布料开始的。陛下派我们这些太医到各地查看,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地方出现这种情况。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您,有您在,百姓们就有救了。”
“这些布料是谁运来的?查到线索了吗?”刘宇莕问道。
李太医摇了摇头:“还没查到。那些外地人很狡猾,卖完布料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些没有标记的布料。我们怀疑,这背后有人指使,可能是想趁机扰乱朝纲。”
陆依依皱了皱眉:“看来事情不简单。我们得尽快赶到京城,和陛下商议对策,防止更多的人感染这种病。”
第二天一早,陆依依和刘宇莕就告别了清风镇的百姓,继续往京城赶。一路上,他们又路过了几个小镇,发现都有百姓因为穿了外地运来的布料,得了皮肤病。陆依依每次都停下来,为百姓们诊治,传授治疗方法,耽误了不少时间。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京城。刚进皇宫,就见陆离易早已在乾清宫门口等候。看到陆依依,他连忙上前:“依依,你可算来了!京城的皮肤病越来越严重,已经有上百人感染了,朕正急得团团转呢!”
“陛下,我们在来京城的路上,发现很多小镇也出现了这种皮肤病,都是因为穿了外地运来的带毒布料。”陆依依说道,“我怀疑,这背后有人指使,想通过这种方式制造恐慌,扰乱朝纲。”
陆离易脸色一沉:“竟有这种事!朕立刻派人去查那些布料的来源,一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依依,治疗皮肤病的事,就拜托你了。”
陆依依点了点头:“陛下放心,我已经研制出了治疗皮肤病的药膏,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治疗,很快就能痊愈。”
接下来的日子,陆依依又开始忙碌起来。她在皇宫外的空地上搭了医棚,每天为得皮肤病的百姓诊治。刘宇莕则陪着她,帮她熬制药膏、登记患者信息,还协助陆离易的人,调查带毒布料的来源。
经过几天的努力,陆离易终于查到了线索——那些带毒布料是从边境的一个小部落运来的,这个部落一直对大胤朝不满,想趁机挑起战乱。陆离易立刻派禁军去边境,平定了这个部落的叛乱,缴获了所有带毒的布料。
皮肤病的源头被切断,再加上陆依依的治疗,京城的百姓很快就痊愈了。陆离易为了感谢陆依依的功劳,又想封她为“护国公主”,还想赏赐她很多金银珠宝。
但陆依依还是拒绝了:“陛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不需要什么封号和赏赐。我想尽快回到青溪镇,那里还有很多百姓等着我。”
刘宇莕也对陆离易说:“陛下,我和依依都喜欢青溪镇的生活,不想留在京城。希望陛下能成全我们。”
陆离易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知道他们心意已决,只好点了点头:“好,朕不勉强你们。你们在京城多待几天,朕为你们设宴送行,也让朕好好感谢你们。”
在京城待了几天后,陆依依和刘宇莕就准备回青溪镇了。临走前,陆离易送给他们一幅画,画的是青溪镇的甘蔗林,上面还题了一首诗:“蔗林青青映日斜,医心暖暖润万家。不求荣华与富贵,只愿安宁满天下。”
陆依依接过画,心里满是感动:“谢谢父皇,我们会好好珍藏这幅画的。”
离开京城的路上,陆依依和刘宇莕没有再像来时那样匆忙,而是选了一条风景优美的路,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偶尔遇到需要救治的百姓,还是会停下来帮忙。
这日,他们路过一片甘蔗林,正是成熟的季节,蔗叶随风摇曳,空气中满是清甜的气息。陆依依忍不住走进甘蔗林,伸手摘下一根甘蔗,剥开外皮,咬了一口——清甜的蔗汁在嘴里散开,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宇莕,你看,这里的甘蔗和我们青溪镇的一样甜。”陆依依笑着说。
刘宇莕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甘蔗,也咬了一口:“是啊,只要和你在一起,哪里的甘蔗都是甜的。等我们回到青溪镇,就把陛下送的画挂在医馆里,让所有百姓都看到,陛下对我们青溪镇的心意。”
陆依依点了点头,靠在刘宇莕的肩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甘蔗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芒。她知道,回到青溪镇后,等待她的,是熟悉的医馆,是热情的百姓,是温馨的家,还有她最爱的人。
几天后,他们终于回到了青溪镇。刚进镇口,就看到黎欣汐、黎轩元和一群百姓站在那里,笑着迎接他们。
“依依,宇莕,你们可算回来了!”黎欣汐走上前,拉着陆依依的手,眼眶泛红,“这些日子,我们每天都在盼着你们回来。”
“陆神医,宁安王,欢迎回家!”百姓们纷纷喊道,手里还拿着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
陆依依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里才是她真正的家,是她永远的归宿。
接下来的日子,陆依依和刘宇莕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每天清晨,陆依依背着药箱去医馆,刘宇莕陪着她一起出诊、熬药;傍晚,他们会一起去甘蔗林散步,看着夕阳落下;周末,他们会和黎欣汐、黎轩元一起,去镇上的茶馆喝茶,听百姓们讲述镇上的趣事。
这年冬天,青溪镇下了一场大雪。雪后的甘蔗林银装素裹,格外美丽。陆依依和刘宇莕在医馆门口堆了一个雪人,百姓们也纷纷赶来,和他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医馆里满是欢声笑语。
就在这时,镇上的邮差送来一封书信,是从京城来的。陆依依拆开一看,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信里说,陆离易决定在京城设立一座“安乐医馆”,按照青溪镇医馆的模式,免费为百姓看病,还邀请陆依依有空去京城指导。
“宇莕,你看,父皇终于明白,医者的使命是救死扶伤,而不是追求荣华富贵了。”陆依依笑着说。
刘宇莕从背后抱住她,轻声说:“是啊,这都是你的功劳。是你用你的医心,感动了陛下,也感动了所有人。以后,我们不仅要守护好青溪镇的百姓,还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医者的温暖。”
陆依依点了点头,靠在刘宇莕的怀里,看着窗外的雪景——雪还在轻轻飘落,覆盖了青溪镇的每一个角落,却盖不住医馆里的暖意,盖不住百姓们的笑容,更盖不住她心中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医者使命的坚守。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溪镇的“安乐医馆”依旧热闹非凡,陆依依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很多外地的百姓都慕名而来,找她看病。陆依依总是来者不拒,耐心地为每一个患者诊治,还免费为贫困的百姓提供药材。
刘宇莕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帮她打理医馆的事务,还在镇上办了一所学堂,免费教孩子们读书写字。黎欣汐种的甘蔗林也越来越大,每年甘蔗成熟的时候,她都会熬制很多甘蔗汁,送给镇上的百姓和医馆的患者。黎轩元的茶馆也成了镇上百姓休闲的好去处,每天都坐满了人。
偶尔,陆离易会派太监来青溪镇,送来一些京城的特产,还会询问陆依依和刘宇莕的情况。陆依依也会回信,告诉陆离易青溪镇的近况,还有医馆的情况。
这年夏天,陆依依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刘蔗安”——“蔗”是为了纪念她的出身,“安”是希望她能一生平安。黎欣汐和黎轩元都十分开心,百姓们也纷纷送来祝福,医馆里满是喜庆的气息。
几年后,刘蔗安渐渐长大,她继承了陆依依的医术,从小就跟着陆依依在医馆里帮忙,为百姓看病。刘宇莕则教她读书写字,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既有医术,又有学识的人。
青溪镇的日子,就这样在平静和温暖中一天天度过。陆依依和刘宇莕相守一生,用他们的医心和爱心,守护着青溪镇的百姓,也守护着他们的幸福。他们的故事,在青溪镇代代相传,成为了一段温暖的传说,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心怀善意,坚守初心,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能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夕阳下,陆依依和刘宇莕牵着刘蔗安的手,走在甘蔗林里。微风拂过,蔗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陆依依看着身边的爱人,看着可爱的女儿,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简单而温暖,平凡却伟大。在这片充满清甜气息的甘蔗林里,她将继续用她的医术,守护着这里的一切,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