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伏龙传
本书标签: 二次元 

第十二章 溪乡终章暖,医道永流芳

伏龙传

刘蔗安话音未落,黎欣汐已接过她手里的包裹,笑着往医馆走:“快进屋说,我熬了甘蔗粥,刚盛出来还热着。”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医馆,院子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枝叶洒下,落在石桌上的药罐上,泛着温暖的光。

刘蔗安坐在桌边,一边喝着甘蔗粥,一边细细讲起京城的趣事——说陆离易带她去御花园看牡丹,说外国使者送的异域点心有多特别,还说京城安乐医馆的大夫们如何向她请教青溪镇的诊疗经验。陆依依和刘宇莕听得认真,偶尔插一两句话,黎欣汐则不停给她夹菜,生怕她在京城没吃好。

“对了爹娘,外公还说,要把咱们青溪镇医馆的模式写进国医典籍里,让全国的大夫都学着点呢!”刘蔗安放下粥碗,眼里闪着光,“他说,医者最该守的不是皇宫的规矩,是百姓的安危,这话跟娘你常说的一模一样。”

陆依依闻言,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她想起初到青溪镇时,医馆还是间破旧的小屋子,如今却成了百姓们的依靠,连帝王都认可的医道典范。这些年的风雨与坚守,仿佛都化作了此刻碗里的甘蔗甜,暖透了心。

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却多了几分不一样的热闹。自从刘蔗安从京城回来,不少邻县的百姓都慕名而来,有的是来求医,有的是来请教医术。刘蔗安从不推辞,每天跟着陆依依坐诊,还在医馆后院开了个小课堂,教年轻的学徒们辨认草药、搭脉问诊。

刘宇莕的学堂也越来越红火,不仅有镇上的孩子,连邻镇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来。他除了教四书五经,还会讲些医理常识,告诉孩子们“医者仁心”的道理。有次学堂里的小石头得了水痘,刘蔗安带着学徒们去学堂诊治,还教孩子们如何预防,刘宇莕便趁机在课堂上讲:“你们看安安姐姐,用医术帮人,这就是最实在的善良。”

转眼到了深秋,青溪镇下起了第一场霜。甘蔗林的叶子渐渐变黄,黎欣汐种的最后一批甘蔗也收割完毕。她熬了满满一缸甘蔗汁,装在陶罐里,分给镇上的老人和孩子。陆依依和刘蔗安则忙着为百姓们熬制防风寒的汤药,医馆里飘着草药和甘蔗混合的甜香。

这天傍晚,医馆快关门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背着行囊走进来,对着陆依依深深鞠了一躬:“陆神医,我叫林墨,是从邻县来的。我想跟着您学医,以后也像您一样,给百姓们看病。”

陆依依看着他眼里的真诚,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她笑着点了点头:“学医很苦,要背医书、认草药,还要耐下心来听百姓说话,你能坚持吗?”林墨用力点头:“我能!我爹娘就是因为没钱看病走的,我想让更多人不用受这种苦。”

刘蔗安连忙拉着林墨的手,把他带到后院:“我带你去看草药圃,明天我教你认第一种药,是最常用的甘草,能调和药性,就像咱们待人要温和一样。”林墨跟着她走,眼里满是期待,医馆的后院里,又多了个忙碌的年轻身影。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甘蔗发芽的季节。陆依依的头发添了些银丝,却依旧每天背着药箱出诊。有次她去镇西的王奶奶家看病,王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依依啊,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家阿福娘晕倒,是你冒着大雨去救的。现在阿福的孩子都能帮我挑水了,你却还是这么心善。”

陆依依笑着摇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走出王奶奶家时,夕阳正落在甘蔗林上,嫩绿的蔗叶被染成了金红色。她远远看见刘蔗安带着林墨在溪边采药,林墨手里拿着草药,认真地听刘蔗安讲解,偶尔还会问些问题,两人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格外动听。

刘宇莕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边,手里拿着件厚外套:“天快凉了,别站太久。”他顺着陆依依的目光看去,笑着说:“安安长大了,能替咱们扛事了。以后这医馆,有她在,咱们也能松口气。”

陆依依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的身影,轻声说:“我从来没指望医馆只靠咱们守着,我希望以后有更多像安安、像林墨这样的人,把这医道传下去。只要有人记得‘为百姓看病’,青溪镇的医馆就永远不会倒。”

这年夏天,青溪镇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医道大会”。陆依依邀请了邻县的大夫们来参加,大家一起交流医术,还为百姓们免费义诊。大会那天,医馆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刘蔗安带着林墨和学徒们坐诊,陆依依则和老大夫们讨论疑难病症,刘宇莕和黎欣汐忙着给大家送水、递点心,整个青溪镇都沉浸在热闹又温暖的氛围里。

大会最后一天,陆离易派来的使者带来了一封信和一块匾额。信里说,他已下旨,将青溪镇医馆定为“全国医道示范馆”,还让使者把亲笔题写的“医心守民”匾额挂在医馆门口。百姓们围着匾额欢呼,陆依依看着匾额上的字,眼眶微微发红——这四个字,是她一生的坚守,也是青溪镇医馆永远的初心。

时光飞逝,又过了十年。刘蔗安成了青溪镇医馆的主心骨,林墨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夫,还收了两个学徒。陆依依和刘宇莕渐渐退到了幕后,每天只是在医馆里看看书、晒晒太阳,偶尔指导一下年轻的大夫。黎欣汐的身体依旧硬朗,每天还会去甘蔗林里转一转,看着绿油油的蔗叶,就笑得合不拢嘴。

这年冬天,青溪镇下了场大雪,整个镇子银装素裹。陆依依和刘宇莕坐在医馆的窗边,看着刘蔗安带着林墨和学徒们在院子里堆雪人,雪人手里还拿着个小药杵,模样可爱。黎欣汐端来热气腾腾的甘蔗茶,放在两人面前:“尝尝,今年的新蔗熬的,比去年还甜。”

陆依依喝了口茶,甜意顺着喉咙滑进心里。她看向窗外,雪地里的孩子们在追着跑,百姓们互相串门送着年货,医馆的匾额在雪光里闪着光。她突然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一生——有爱人相伴,有女儿承业,有百姓牵挂,有医道可守。

“宇莕,你说咱们这辈子,值吗?”陆依依轻声问。

刘宇莕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值。你看这青溪镇,每一户人家的灯都是亮的,每一张脸都是笑着的,这就是咱们守出来的好日子。”

春节那天,医馆里摆了团圆宴。陆依依、刘宇莕、黎欣汐、刘蔗安,还有林墨和他的学徒们,围着桌子坐满了。桌上摆着黎欣汐做的红烧肉、刘蔗安炒的青菜,还有陆依依熬的鸡汤,热气腾腾,满是家的味道。

刘蔗安举起酒杯,对着陆依依和刘宇莕说:“爹娘,谢谢你们教我医术,教我做人。以后我会守好医馆,守好青溪镇,让更多人感受到医道的暖。”

林墨也跟着举杯:“陆神医,刘大夫,我也会好好学医,以后去更多地方,给更多百姓看病。”

陆依依看着眼前的孩子们,眼里满是欣慰。她举起酒杯,对着所有人笑道:“好,那咱们就一起守着这青溪镇,守着这医道。愿往后的日子,蔗香常在,百姓安康。”

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青溪镇的溪水,像甘蔗林的风,像多年来每一次治愈后的笑声,在医馆里久久回荡。

窗外的雪还在下,却盖不住屋里的暖意。青溪镇的故事,从一场雨季的出诊开始,在无数个温暖的日常里延续,最终化作了医道上的一盏灯,照亮了百姓的路,也照亮了后人的方向。

往后的岁月里,或许会有新的风雨,新的挑战,但只要医馆的灯还亮着,只要还有人记得“为百姓看病”的初心,青溪镇的甘蔗就会永远清甜,医心就会永远滚烫。

这,就是陆依依和青溪镇的故事,一个关于坚守、善良与温暖的故事,会像甘蔗林里的甜意一样,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

这本小说就到此结束了,以后会有新的小说,谢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陪伴,在此谢谢大家的喜欢

上一章 第十一章 蔗安承医道,溪乡续新章 伏龙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