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家父姬昌,乃西岐之主,更是天下诸侯共尊之西伯侯。他在,西岐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尚有周旋余地,亦有凝聚天下仁人志士之望。他若因考之故,被仙姑‘劫走’,虽得性命,却失大义。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殷寿更会以此为由,污蔑家父畏罪潜逃,坐实罪名,届时家父一生清名尽毁,西岐亦将背负叛逆污名,再难凝聚人心。此其二。”
伯邑考的语气越发沉重,带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决绝:
“其三,考此行,非仅救父,更是以身为质,代父受难!若殷寿肯放归家父,考甘愿留质朝歌,生死由命!若他不肯……”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却依旧坚定,“那考便以己身,代父受戮!”
他看着震惊的寸心,一字一句道:
“考之命,如何能与家父相比?家父若死,西岐必反,天下必乱,战火燎原,苍生何辜?考若死,尚有贤弟姬发在西岐,可承父志,可安民心!周国根基尚在,民心未散,便仍有希望!以子代父,或可免此一战,至少,能为西岐、为天下苍生,多争得一线喘息与准备之机!此邑考之抉择,亦邑考之宿命。”
晨风吹拂着伯邑考的衣袂,他的身影在黎明的微光中显得有些单薄,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支撑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牺牲。
敖寸心怔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西岐长公子,心中翻涌着前所未有的震撼。
她见过法力通天的神魔,见过权倾天下的帝王,却从未见过如此纯粹、如此沉重、又如此清醒的仁心与担当!他看到了劫狱的痛快,却更看到了痛快之后无尽的灾难;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却更珍视父亲的清名、弟弟的未来、西岐的根基与天下苍生的安宁!
这不是懦弱,这是超越了个人生死的大勇!是洞悉了时局利害后,选择以己身为盾,为所爱之人、为身后之国、为无辜苍生,扛下那最沉重一击的决绝!
他或许没有通天法力,但他此刻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仁德,却让寸心这位金仙都为之动容。
样的人,若还不是天命所归,还有何人可当?
寸心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劝说之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意和一丝难言的悲悯。
“公子……高义。”她声音微涩,拱手深深一礼,“是寸心浅薄了。公子心系苍生,甘愿舍身,此等仁心,感天动地。”
她撤去了周围的结界。
“公子心意已决,寸心不再多言。此去朝歌,步步惊心,万望公子珍重。”
寸心看着伯邑考,郑重道,“西岐之望,天下黎民之盼,系于公子一身。寸心……会看着。”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身形化作一道流光,冲天而起,瞬间消失在东方的天际——她要尽快找到姜子牙,用封神榜确认这让她心灵震撼的伯邑考,是否就是那命定的天下共主!
同时,她心中已暗下决心,无论封神榜是否确认,她都要尽力护住这位西岐长公子,护住这颗在乱世中闪耀的仁德之心!
伯邑考站在原地,望着寸心消失的方向,良久,才轻轻一叹。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平和。
“启程,朝歌。”
车队再次启动,朝着那座象征着权力与死亡的城池,坚定地驶去。
晨光终于完全驱散了黑暗,却无法照亮前路的重重迷雾与杀机。
而伯邑考的马车,如同投入风暴中心的一叶扁舟,载着一位孝子的赤诚与一位仁者的牺牲,驶向了未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