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封神台的金光尚未散尽,三界已悄然换了气象。
新天条刻在封神榜化作的玉碑上,立在南天门外,最显眼的一条便是:“神凡有情,非为过;滥杀无辜,方为罪。” 当年瑶姬因思凡被镇压的悲剧,自此成了旧闻。
寸心站在西海龙宫的露台上,看着手里那枚空荡荡的锦囊,指尖划过残留的龙元暖意。
那些被她护着封神的魂魄,如今在天庭各司其职:闻仲成了“监察神”,专查滥杀之事;
张奎夫妇守着南天门,放行时总多问一句“是否带了人间冤情”;
连那个抱猫的小女孩魂,都成了“孩童守护神”,常溜到人间给孤儿送糖果。
“在想什么?”杨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从人间买来的桂花糕——新天条允许神仙下凡后,他倒成了“人间代购”常客。
“在想孙悟空。”寸心接过桂花糕,眉眼弯起,“你说那石猴,会不会按老路子(当然是说杨戬和哪吒)闹天宫?”
杨戬挑眉:“按新天条,他若只是顽劣,没伤人性命,天庭不该动杀心。倒是你,当年在昆仑救下的那缕石猴残魂,如今怕是成了他的本命灵智。”
这话不假。当年寸心在杨戬、金蝉子二人打斗时,曾救下被金光震出的石猴残魂,藏在锦囊里养了百年,直到五百年前才放回花果山。
那残魂带着封神全程的记忆,尤其是“反抗不公”的意志,想来早就在石猴心里扎了根。
果不其然,三日后,天庭就传来消息:石猴孙悟空大闹东海,抢了定海神针;又闹地府,勾了生死簿。
玉帝气得摔了玉杯,想让众仙捉拿时,众仙推诿道:“新天条说,先问缘由,再论刑罚。去看看他为何闹事。”
派去的太白金星回来禀报:“那猴头说,东海龙王骂他‘妖猴不配拥有神兵’,地府判官说‘畜生不该寿与天齐’,他气不过才闹的。”
寸心恰在天庭议事,闻言笑道:“这理由倒实在。依我看,给他个正经名分,让他管个花果山,许他自由进出天庭,这事便了了。”
杨戬附议:“他本是天地灵气所生,无父无母,缺的是认可。新天条之下,何必用强权压他?”
玉帝虽不情愿,却也拗不过新天条的规矩,最终封了孙悟空“齐天大圣”,还在天庭给他建了座大圣府。
起初倒也相安无事。孙悟空天天在天庭闲逛,见了寸心总喊“龙姐姐”——他认得她身上的龙元气息,隐约记得是当年护过自己残魂的人。
寸心便常带他去看封神榜玉碑,讲闻仲如何改邪归正,张奎夫妇如何护民,听得石猴抓耳挠腮:“原来天上的神,也不是都冷冰冰的!”
可平静没两年,就出了“大闹天宫”的事——起因是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却在蟠桃会上没请他,还让卷帘大将当众羞辱他“不过是只野猴”。
“这就过分了。”寸心得知消息时,正和杨戬在人间看花灯,“新天条改了私情之禁,却没改这等傲慢,难怪他要闹。”
杨戬点头:“他闹的不是天庭,是‘不被尊重’。
果不其然,孙悟空捣毁蟠桃会,盗了金丹,却没伤一人性命,只是在凌霄殿柱子上写下“强者不欺弱,神凡皆平等”——这话竟与封神榜玉碑上的新天条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玉帝这次没再动怒,反而让寸心去招安:“你说他听你的,便去告诉他,蟠桃会漏请是我疏忽,卷帘已罚去流沙河思过。若他愿护唐僧西天取经,证大道,便封他为‘斗战胜佛’,比齐天大圣更尊。”
寸心找到孙悟空时,他正蹲在花果山的桃树上啃桃子,见了她便抱怨:“他们还是看不起我!”
“看不起你的是旧习气,不是新天条。”
寸心坐在他身边,递过一块桂花糕,“西天路上有八十一难,全是些欺压良善的妖魔鬼怪,正该你去收拾。等取了经,你便成了佛,看谁还敢轻贱你。”
石猴眼睛一亮:“真的?”
“我何时骗过你?”寸心笑着指了指天上,“你看那些封神的神,哪个不是从苦海里熬出来的?你这一路,既是护唐僧,也是让三界看看,你这石猴,比那些傲慢的神仙更懂‘平等’二字。”
孙悟空跳起来,金箍棒在手里转了个圈:“好!我去!但得让杨戬跟我去一趟天庭,我要跟玉帝说清楚,以后蟠桃会再漏请我,我还闹!”
寸心望着他蹦蹦跳跳的背影,忽然想起当年在昆仑收集魂魄的日子。
那些魂魄用意志改写了天条,而这石猴,正要用自己的方式,让新天条在三界扎根。
杨戬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西行路上,怕是不太平。”
“太平了,还叫修行吗?”寸心转身往龙宫走,粉色鲛纱在风里飘得像朵花,“咱们也该忙起来了。听说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当年在天庭帮过咱们,这一路,总得暗中护着点。”
杨戬跟上她的脚步,眼底带着笑意:“你又想收集什么?”
“收集些人间故事。”寸心回头,笑得狡黠,“等取经成功了,讲给那些封神的神听听,让他们知道,新天条护着的三界,到底有多热闹。”
南海的浪涛拍打着礁石,花果山的桃树上还挂着晚霞。
远处的长安城里,唐僧正接过唐太宗的通关文牒,准备踏上西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