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台立在昆仑之巅,云雾缭绕间,玄石铺就的台面泛着冷光。
台中央悬浮着那卷被诸神加持过的封神榜,金光流转,却隐隐透着股滞涩——玉帝暗动手脚的痕迹,在此时愈发明显。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分立两侧,前者面色平静,后者眉头紧锁;玉帝高居云端,龙椅上的鎏金纹路在阳光下晃眼,眼神却盯着台下的寸心,带着审视。
“吉时到。”燃灯道人唱喏,声音传遍昆仑,“请封神榜定诸神之位!”
封神榜缓缓展开,上面的名字开始发光,皆是截教与商营的旧部,魂影从四面八方飘来,大多残缺不全,眼神空洞——正是玉帝想要的“听话”模样。
“且慢!”
寸心的声音清亮,穿透云层。
她提着锦囊走上封神台,粉色鲛纱在风里翻飞,腰间的锦囊沉甸甸的,里面传来无数魂魄的嗡鸣,像是在呼应她的决心。
“这榜不对。”她仰头看向玉帝,眼神无畏,“这些魂缺了三魂七魄,连自己是谁都记不清,如何能掌神职?”
玉帝脸色一沉:“龙族小辈,也敢质疑天命?”
“天命若要断人魂魄、夺人意志,那这命便该改!”寸心右手一挥,解开锦囊,囊口朝下,无数金芒涌出,化作一个个清晰的魂影——
有闻仲挺直的脊梁,有张奎夫妇相握的手,有温柔却不失坚定的姜后,有那个护降卒而死的小兵,还有无数百姓的笑脸。
这些魂影个个完整,眼神里带着经历过战火的清明,他们看过牧野的血、朝歌的屠,看过西岐的屯田、孩童的笑,意志早已凝聚。
“他们才该封神。”寸心从怀中取出那枚龙血玉简,高高举起,“这上面的名字,个个没滥杀、有仁心,魂魄完整,识善恶。”
台下哗然。元始天尊眼中闪过异色,通天教主却冷笑一声:“竖子敢改天命?”
“不是改天命,是还公道。”
寸心转向众仙,声音掷地有声,“封神本是为定三界秩序,若神位皆由残缺魂魄充数,被人玩弄于股掌,这秩序与纣王的暴政何异?”
锦囊里的魂魄忽然齐齐上前一步,魂影交叠,竟在半空形成一面无形的墙,挡住了封神榜上那些残缺魂影的靠近。
闻仲的魂影开口,声音带着龙元的回响:“吾等愿以完整魂魄受封,护佑苍生,而非做天庭傀儡!”
“说得好!”杨戬忽然踏上前,与寸心并肩而立,天眼金光护住那些完整魂影,“这些魂魄历经封神全程,见证善恶,比榜上那些残缺之魂更配成神!”
玉帝怒拍龙椅:“放肆!杨戬,你想与她同谋抗旨?”
“臣只是想护三界清明。”杨戬低头,语气却不卑不亢。
云端的元始天尊忽然开口:“寸心,你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
“知道。”寸心抚摸着玉简上的名字,指尖微凉。
“意味着新天条,该由见过人间疾苦、识得善恶对错的神来定;
意味着,此后天界将焕然一新;
意味着所有人都要遵守天规,连玉帝王母也不例外。”
她将玉简掷向封神榜,龙血字迹与榜上文光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些残缺魂影在金光中消融,而寸心收集的完整魂影则一一落入榜中,原本滞涩的金光变得流畅温暖,甚至隐隐透出新的纹路——那是魂魄们的意志凝结而成的规则雏形。
“不可能!”玉帝猛地站起,掌心凝聚天雷,“区区龙族,也敢改天条!”
天雷劈向寸心,却被锦囊涌出的金芒挡住。
那些完整的魂魄紧紧护住她,闻仲的魂影持枪在前,邓九公的魂影举盾在后,连那个抱猫的小女孩魂影都伸出小手,指尖泛着微光。
白色天雷对上金色光芒竟丝毫伤害不了一点,光芒愈演愈盛。
“天若不公,便该由众生意志重塑。”
寸心迎着天雷,声音愈发清亮,虽站在下位,此刻却好似仰视众神。
“这些魂魄看过战火,懂百姓之苦;守过道义,知善恶之界。他们成神,才能护得住真正的三界!”
元始天尊看着台上那道粉色身影,又看了看封神榜上流转的新生金光,忽然抚须微笑:“通天,你看这新天条,是不是比旧的有趣些?”
通天教主哼了一声,却没再阻拦。
玉帝的天雷在众魂护持下渐渐消散,他望着封神榜上那些鲜活的魂影,看着他们开始自主商议神位职责——如何护农田、如何断冤狱、如何禁滥杀,每一条都带着人间烟火气,而非冰冷的强权规则,脸色铁青,却终是无力回天。
寸心站在台中央,看着那些魂影在榜上安定下来,锦囊变得轻飘飘的,只剩下一缕龙元残留的暖意。
她知道,自己没做错。这些魂魄带着完整的记忆与意志,终将长出对抗操控的锋芒,让新天条扎根在苍生的真实需求里。
风穿过昆仑之巅,带着新天条初生的气息。
杨戬走到她身边,递过一块干净的帕子:“脸上沾了灰。”
寸心接过帕子,忽然笑了,眼角眉梢都是释然:“你说,他们会不会记得,是谁带他们看遍了这封神全程?”
“会的。”杨戬望着封神榜上愈发璀璨的金光,“他们会记得人间的模样,更会记得,新天条是怎么来的。”
云端之上,玉帝的龙椅在阴影里沉默。
而封神台上,那些由完整魂魄凝聚的新神位,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照亮了三界秩序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