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本书标签: 现代  治愈  都市言情 

第二十七章 樟脑醒书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小暑的日头晒软樟木书箱时,程野正在骑楼天井铺宣纸。阿瓷的尾巴卷着艾草香囊,在青砖地上拖出断续的药痕。林墨的蓝牙音箱淌着《采莲曲》,她修补虫蛀的动作像极了母亲在船头晾晒渔网。

"晒书要趁露水未晞。"周婆婆的翡翠镯子压着泛潮的《海错图》,"湿气能唤醒走失的墨魂。"程野的指尖触到咸腥的纸页时,突然想起父亲工装口袋里的鱿鱼干碎屑,总在梅雨天泛出相似的海味。

正午翻页时,程野在图谱夹层发现片鱼鳞。紫外线灯下显出来自南洋的经纬度,鳞纹间缠着褪色的渔线。姜雨棠的青铜镇尺突然移位,压住的正是1932年"永昌号"的货单存根,松烟墨混着咸涩在空气中发酵。

"听,纸在讲暗语。"林墨将耳朵贴上《更路簿》。程野俯身时,惊觉蠹虫啃噬的轨迹竟是祖父手绘的星图——"巨蟹座下藏珍珠"。阿瓷跃上晒书架,爪尖勾出的纸屑在空中拼出七个时空的罗盘。

暴雨突至,程野用蕉叶护住晾晒的《闽中海错疏》。林墨的油纸伞笼罩过来,竹骨阴影正好遮住"程明华"的批注。他在这方寸庇护所里尝到咸涩——父亲工装内袋的航海日志残页,正从书箱锈缝渗出盐晶。

深夜补书时,程野在樟木屑里发现半枚贝雕。1953年的潮州歌册突然翻页:"阿墨的耳坠是鲛人泪"。当他用镊子夹起贝雕时,周婆婆的药杵声突然变奏,八哥在笼中学着婴孩呓语:"潮涨...潮退..."

次晨祭海神,陈伯捧着新采的莲蓬挤进祠堂:"后生仔,三牲要朝东南。"老人龟裂的掌心摊着程家祖传的星盘——勺柄正指向珊瑚礁间的沉船坐标。阿香婆突然递来荷叶饭:"你爹从前总说饭团能镇晕船。"

正午的日头钉住星盘投影,程野在《海错图》发现夹层。林墨的鲁班尺撬开暗格时,尺身冰裂纹渗出靛蓝汁液,在青砖地汇成祖父的航海日记。泛潮的字迹里浮出张泛蓝的底片——年轻的周婆婆抱着襁褓站在船头,身后是翡翠色的南洋浪。

"你们快看!"阿瓷炸毛跃上祠堂横梁,金瞳照亮藻井里的锡盒。程野摸出本《鲛绡织造法》,书页间夹着缕银白发丝——正是林墨修补古籍时掉落的那缕。周婆婆的翡翠镯突然沁出血丝,八哥扑棱着翅膀:"织梦...织梦..."

暴雨中的祭品摆放成了难题。程野用鲛绡裹住三牲时,触到书箱底的暗袋。1923年的船契在雨中显形,担保人签名处画着个独眼海神。林墨的修复刀突然颤抖,在雨幕中刻出自己童年涂鸦的轮廓。

子夜焚香时,程野在灰烬里发现枚顶针。放大镜下显出一行微雕:"给秀珍补渔网"。林墨突然哼起异国摇篮曲,蓝牙音箱的《渔光曲》里混进轮机轰鸣。八哥在笼中呢喃:"归港...归港..."

小暑黎明,程野将晒好的《海错图》请回樟木箱。晨光穿透蚝壳窗时,所有虫洞都缀着蓝花楹露珠。姜雨棠的蓝牙音箱淌着《平湖秋月》,她忽然指向西厢——阿瓷正用尾巴在青苔上勾画航海图,每座岛礁都结着翡翠色的莲蓬。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鲛绡晒痕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珠泪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