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本书标签: 现代  治愈  都市言情 

第三十二章 窑火问脉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霜降的晨露凝在窑砖上时,程野正在天井重砌面包窑。阿瓷的尾巴卷着新采的龙眼木,在青砖地上拖出断续的炭痕。林墨的蓝牙音箱淌着《山居吟》,她调和黄泥的动作像母亲当年修补船缝,腕间的蓝花楹汁将泥浆染成淡紫。

"窑膛要留三指火道。"周婆婆的翡翠镯子映着窑口的云纹,"老窑记得住每块面包的纹路。"程野的指尖触到祖传窑砖时,突然想起父亲工装口袋里焦黑的温度计,玻璃管里的裂痕正与此刻的窑纹重叠。

正午和面时,程野在老面酵种里发现枚铜环。紫外线灯下显出来自南洋的货船编号,铜锈间缠着褪色的面粉袋线头。姜雨棠的枣木擀面杖突然移位,压出的面皮纹路竟与1932年"永昌号"的货单水印如出一辙。

"听,窑在哼船歌。"林墨将耳朵贴上温热的窑壁。程野俯身时,惊觉砖缝里传来祖父夯土的号子——1923年首航时的浪涛正在窑膛共鸣。阿瓷跃上窑顶,爪尖勾出的泥屑在空中拼出七个时空的火候图。

暴雨突至,程野用蕉叶护住发酵的面团。林墨的油布伞笼罩过来,伞骨阴影正好遮住面团的酸败处。他在这方寸温暖里尝到咸涩——父亲工装内袋的航海日志残页,正从窑砖缝隙渗出盐粒。

深夜控火时,程野在灰堆发现半片龟甲。1953年的《窑工手札》突然翻页:"阿墨的掌温能定窑魂"。当他用火钳拨开碳层时,周婆婆的药杵声突然变奏,八哥在笼中学着婴孩呓语:"文火...文火..."

次晨祭灶,陈伯捧着新收的柿子挤进天井:"后生仔,供果要摆七星阵。"老人龟裂的掌心托着程家祖传的铜火钳——云雷纹正指向窑膛测温孔。阿香婆突然递来桂花蜜:"你爹从前总说甜能镇焦苦。"

正午的日头钉住窑影,程野在窑砖夹缝发现油纸包。林墨的鲁班尺撬开泥封时,尺身冰裂纹渗出靛蓝汁液,在青砖地汇成祖父的航海日记。泛潮的字迹里浮出张泛蓝的底片——年轻的周婆婆抱着襁褓跪在窑前,初雪正落在婴孩银白的胎发上。

"你们快看!"阿瓷炸毛跃上烟囱,金瞳照亮窑膛里的铁盒。程野摸出本《永昌窑火谱》,书页间夹着缕银白发丝——正是林墨修补古籍时掉落的那缕。周婆婆的翡翠镯突然沁出麦香,八哥扑棱着翅膀:"醒面...醒面..."

暴雨中的祭典移进骑楼回廊。穿香云纱的阿婆们传着柿子饼,每个糖霜里都凝着不同年份的初雪。程野咬破阿香婆的豆沙包时,突然尝到明华叔的薄荷酒——那夜父亲醉醺醺哼着夯歌,把火钳弯成了他的抓周礼。

子夜开窑时,程野在窑灰里发现枚顶针。放大镜下显出一行微雕:"给秀珍补围裙"。林墨突然哼起异国民谣,蓝牙音箱的《捣衣曲》里混进织梭声。八哥在笼中呢喃:"封窑...封窑..."

霜降黎明,程野将新烤的面包分送街坊。晨光穿透窑顶裂缝时,所有焦痕都绽成蓝花楹纹样。姜雨棠的蓝牙音箱淌着《玉树后庭花》,她忽然指向西厢——阿瓷正用尾巴在青苔上勾画火候图,每个火星都结着翡翠色的霜。

上一章 第三十一章 寒露漉尘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雪醅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