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不考试是不可能的。所以进校一个月后,我们迎来了第一次专业课考察。好在文化课的考察是正常的期中和期末,没有让人抓狂的月考。
这一次月考之后,学校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点,安排我们主攻不同的方向。
第一个上场的当然是思思,序号是按照开学前选拔的名次定下的。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思思选择了《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唱法是典型的程派唱法,我直至现在都很羡慕她,学校里除了班主任和我以外,没人知道她是张云雷老师的关门弟子。我并不怨恨陶阳第一时间公开,毕竟顶门大弟子,总是最早公开的那一个。
我们要先去闯荡,淋过雨吹过风,才能为后面的师弟师妹们撑起一把伞。
顶门大弟子,永远是师父倾注心血最多的那一个,也是师父最寄予厚望的那一个,我们实际上早就在无形中给自己上了一把枷锁,每说一个字,每行一步路,都要慎之又慎。
“下一个,苏疏影。”
之前陶阳也嘱咐过我,不必拘泥于老生,我的嗓音就目前状态来看最好唱梅派,加上我又学过昆曲,梅派对我来说会容易一些。
“老师们好,我是京剧班的苏疏影,今天带来的剧目是《苏三起解》。”
“忽听得唤苏三魂飞魄散,吓得我战兢兢不敢向前!无奈何我只得把礼来见,祟老伯呼唤我所为哪般?崇老伯他对我细说一遍,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我二人在院中初次见面,他与我似夫妻恩重如山。我这里跪庙前来把礼见,尊一声狱神爷细听奴言。保佑奴苟三郎迢见—,得生时修庙宇再塑金额。……”
唱完以后我就到了思思旁边坐着等成绩,和文化课考察不一样,专业课都是现场出成绩,而今天这一场考察,就会决定我们接下来一年中的主攻方向,因为会面临倒仓等问题,所以会每个固定时间就进行一场考察,看看我们是不是适合这一派别。
“功力深厚啊,思思,”我拍了拍思思的肩膀,顺势就坐在了她旁边,“有几分迟先生的味道。”
“赶紧喝水,一天天地没个正形。”思思白了我一眼,把水杯从窗台边上拿下来递给我。
“谢啦~”
我和思思的杯子里都是用石斛、麦冬和绿茶一起泡好的茶,这个茶可以对我们的嗓子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每次吊完嗓子上完课,这个茶就是我们的救命水。
一个一个上去又下来,直到最后一个人唱完之后又过了十来分钟,老师们便开始按照我们的新成绩叫名字,然后重新划分小组。
“赵昀思,程派青衣,甲组。”
“苏疏影,梅派青衣,甲组。”
“叶航,叶派小生,甲组。”
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叫叶航的男生,他刚刚唱的是《叫关》,看着与我们不相上下的年级,却对罗成这个角色的把握已是炉火纯青,假以时日,必然会是京剧界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面的人大多是进了乙组或者是丙组,其实分不分组对我们而言没什么用处,叶航是个高冷的人,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收作业和发作业,我们谁也没能和他多说半个字。
考核结束后两天就是学校社团招新,有不少社团是和高中部合办的,比如“梅园”,再比如“相声铺子”,亦或者“三弦班子”等等等等,每人限报三个社团,如果加入与高中部合办的社团,那么等到高一社团纳新的时候,就不允许再加入新的社团了。
我回宿舍给陶阳发了条微信商量这件事,但他直接跟我说让我自己决定。
【苒苒,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要有自己的思想。】
我才十一岁好不好?十一岁就是大孩子了吗?
思思在一旁不咸不淡地补了一刀,“我师父十岁就已经登台演出了。”
“那大爷怎么说?”
“他让我自己决定。因为我已经十二岁了。”
“我觉得这个相声铺子听上去挺好玩儿的,咱俩报一个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