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星汉灿烂袁慎  凌不疑     

弄蒿莫溅水(四)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

凌益今日很高兴,因为他为家中子侄又结了一门好亲,于是对着给他宽衣解带的淳于氏难得有了好声气:“你挑个吉日,带着二娣妇往虞侯府走一趟,今日虞老七已经松口了,愿意将女儿嫁过来。”

淳于氏捧着凌益的腰带交给一旁的婢女,笑道:“是,妾知晓了!”

凌益刚要吩咐淳于氏让她将礼物备得丰厚些,便有管家来传话:“侯爷,崔娘子递帖求见您!”

凌益第一反应是有女客上门,应该让淳于氏出去招待,第二反应是——“崔”,都城里有名有姓还和自己有关联的也只有那一家了。

他也顾不得身上衣袍半散,接过管家手里的拜帖一看,果然拜帖上的写的是“文昌侯益州牧河南丰县崔祈鹤年敬拜”一行墨字。

凌益急问道:“人呢,谁来送的帖子,可说了是什么事没有?”

管家弯腰道:“是崔娘子亲自送的帖,现在人就府外,她说想见您,也没说什么事。”

凌益一边催促淳于氏为自己更衣,一边吩咐道:“快,打开中门,叫,叫······”

凌益没有女儿,本想叫自己两个儿子代自己迎客,但想到次子与幼子皆是淳于氏所出,怕是要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怕如英找自己是有正事,叫两个娣妇出面又不好说话,他想了又想,才吩咐道:“小心把人迎进来,走慢点,我去二门上亲自接她。”

凌益丝毫没有注意淳于氏给他系腰带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她前脚刚走,这小女娘后脚就来了城阳侯府。

她来做什么,找茬,告状?

淳于氏自问并没有任何逾礼之举,反而处处忍让,但,但淳于氏还是心虚起来,她有些不敢出去了。

凌益也没想让淳于氏跟着一起待客,笑话,人家的不喜都已经摆到明面上来,他还让淳于氏出面,这是结亲,不是结仇!

如英感觉引路的仆妇在刻意拖延,她以为是淳于氏在搞鬼,想提前吹一阵枕边风,但是走到二门上她就知道自己是纯粹想多了。

如英对淳于氏是冷嘲热讽,但对凌益,她就换了一种态度,恭敬有礼,还带着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与俏皮。

当然,她心里想的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侯爷屈尊相迎,实在让小女子受宠若惊!”

如英态度十分端正地向凌益行抬手作揖,当然腰还没有弯下去,就被凌益扶了起来,随后就是一连迭的“快起来,快起来,不必多礼!”

随后亲自引着如英往正堂走去,如英落后半步,一边听凌益介绍府中建筑,一边笑着捧场。

城阳侯府从庭院到屋宇,全都建造得毕恭毕敬,一丝不苟,既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弯曲斜翘的飞檐,肃穆规整,刻板无趣,与凌益一身斯文俊秀的书卷气有十分不符。

待至正堂,连案几枰台都是方方正正的,没有半分多余的纹饰。

方正也是有美感的,可城阳侯府的这种方正仿佛是刻意用尺子衡量约束出来的,让人感觉非常压抑且不舒服。

“如英——”凌益看向这个坐在他下首的年轻女娘,她脊背挺直,目光明澈,浑身上下透着一点儿被位高权重的父亲宠坏的小得意与小娇矜,但并不叫人讨厌,反而让人觉得高门贵女就该如此。

他笑颜和悦:“今日子晟没有陪你一起过来么?”

“哦,他这个时辰应该在宫里。”如英也懒得和凌益兜圈子,直接了当地道,“他不知道妾今日来城阳侯府,妾也没来得及告诉他。按理说,妾不该贸然登门,这实在有失礼数,但今日实在是事发突然!”

说到这儿,如英脸上微现凝重之色,凌益也坐直了身子,问道:“可是你们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

如英拱手道:“侯爷果真慧眼如炬。尊夫人前日往文昌侯府投帖,被妾拒了,今日尊夫人便往曲陵侯府去了。曲陵侯夫人便唤妾去见了,尊夫人十分客气,不但送来了您和她的添妆,还送来了两个特地从南边采买的,善歌舞庖厨的婢女,特地送来服侍妾和凌大人。”

如英说话很讲究,她特意在“南边”和“庖厨”上咬重了读音,果然凌益脸色大变,心中大骂淳于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送添妆就老老实实的送添妆,还送什么人,先不说两个孩子正是感情好的时候,要她去多事。

再者,那文昌侯府是随便能安插人的地方吗?崔祈交通蜀中,随便送人,那是犯忌讳的!

如英拍手,一个武婢将淳于氏所赠的田契奉还,凌益刚想说让如英留着,如英在他张嘴之前就截断了他的话:“家父曾经说过,来日侯爷要给妾和凌大人东西,那是侯爷做父亲的一片心意,我们做晚辈的接着就是。”

凌益听了这话,脸上微露欢颜。崔祈与他不对付有几十年了,每次见面不是冷语冰人,就是含讥带刺,叫人好生憋火。

可如今随着两家结为姻亲,虽说依旧没有好声气,但态度却稍有转变,譬如上次写的信句句指摘淳于氏,对他是一个字都没提。

“可若是淳于夫人的,还是请她自己的留着为好,我和凌大人都不缺。还有,日后侯爷有东西给我们,也千万不要交给淳于夫人代传,过了别人的手,我是不敢要的!”

这话无礼至极,可里外又透着对自己的信任,凌益点头道:“你放心,以后若非必要场合,你们两个不用见面。平日若有事,直接来找我,城阳侯府的门随时给你们开着!”

如英起身,朝凌益行礼道谢,凌益笑着受了。

接着武婢又将那两个婢女提到了堂上来,如英指着那两人道:“这就是尊夫人送过来的婢女,如今一并奉还。”

“侯爷大概也知道我家里的事情,家兄幼时曾经遭近仆出卖,险死还生,妾年幼时也曾因为仆妇疏忽,差点病死。家父近年在雒县更是屡遭公孙氏的暗杀,不是派出死士,就是派出暗探混入府中,大前年是歌女,去年是舞女,今年送来了一个庖厨,手艺还不错,然后差点就让一道有毒的汤羹送到了家父的食案上面······”

崔祈将益州郡治定在雒县,雒县在哪儿?那是与蜀中交界的地方!

此举无疑就是往僭主脸上扇巴掌,还是来回反复扇的那种,老子就在你家门口立大旗,有本事来杀了老子,不然老子迟早有一天把旗子插到你家老巢去!

僭主哪里能忍,所以崔祈在雒县屡遭刺杀。

此事凌益在都城亦有风闻,文帝几次欲让崔祈将郡治迁往益州腹地,崔祈坚决不肯,他就死死地钉在雒县,钉在公孙氏的眼睛里,一步一步地向蜀中逼近。

此等悍不畏死的作派,朝野上下谁不信服。

凌益一脸肃容,连忙摆手道:“她不敢有这坏心思!”

如英淡淡一笑:“这个自然,尊夫人不过是想给妾添堵,收了,明日妾和凌大人身边就多了两个眼线,不收,明日都城里就该传我善妒了。”

“妾不怕别人传这些闲话,只是此例断不可开。如今蜀中形势瞬息万变,妾这个做女儿的不敢说替父分忧,可也绝不能给他添乱。文昌侯府绝不收外人所赠仆婢,就算查过父祖三代,身家清白的,我家也不要!”

凌益自问不是拙嘴笨舌之人,但没想到如英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无论是这么直接找上门来退人退货,还是这么大喇喇地戳破淳于氏的小心思,她恭顺的外表下全是尖刺,扎人得很!

如英话又一转:“若是送给凌大人,妾这里又要说难听的话了。尊夫人与凌大人到底没有血脉之情,不像侯爷,您是凌大人的生父,他是您的长子,就算他这么些年不曾侍奉在您膝下,您还是一样低疼他,处处都为他打算!”

如英这话简直说到了凌益的心坎里,他甚觉欣慰:“可不是么,血脉之情怎可轻易割舍,就算子晟不在我身边,我哪日不想他几次!”

他一脸郑重地承诺:“我百年之后,爵位和攒下的家底都是要留给他的,谁也不能越过他去!”

如英适时露出些许动容之色,又道:“而且尊夫人也不曾养育过凌大人,彼此之间更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或许这世上真有此贤惠女子,能将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说不上几句话的继子视如己出,但妾看尊夫人,她,她······”

再说下去难免落人口实,如英十分坦然地做了总结陈词:“日后还是请尊夫人学会避嫌,不然将来若有个万一,恐怕会伤了侯爷与凌大人的父子之情呢!”

凌益默然,如英起身告辞,凌益亲送至二门上。

等如英走远,他立刻大步走回主居室,给了淳于氏一记极重极响的耳光,打得淳于氏发髻半偏,钗环松懈。

凌益目光阴狠,似要择人而噬:“我早就和你说过,少管子晟的事情,少招惹文昌侯府,你是将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吗?”

淳于氏捂着被打的半边脸,哭道:“妾一片好心好意······”

“你当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吗?”凌益冷笑道,“崔氏不是善茬,你少去惹她,否则,她要教训你,我可不会拦着。”

淳于氏捂着脸,难以置信地问道:“侯爷,她到底是一个小辈啊,我服侍你这么多年,难道,难道我们之间一点夫妻情意也无?”

凌益十分不屑:“难道那一点情意会比文昌侯府带给凌氏的利益更重要?”

丰饶功臣以前以霍翀为首,霍翀死后,崔祈成了领头羊,就连虞越两家也要退让三分,这些年他一直被隐隐被丰饶功臣们排挤,不光是因为陛下的冷落,还有崔祈不加掩饰的嫌恶。

若不是如今定下了与崔氏女的婚约,虞老七未必肯将女儿嫁过来,因为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儿子不仅会继承霍氏的名望,还有崔氏的人脉。

思及此,凌益的心前所未有的热了起来。

淳于氏却坠入了冰窖,冻得牙齿都在发颤。就算自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可两个儿子加起来都抵不过凌不疑半根手指头,更别提这竖子如今还结了一门好亲,所以她只能低头哀泣:“妾知晓了,妾再不会去招惹崔娘子了。”

凌益满意地点点头,又命管家开库房,他要亲自为如英挑选见面礼。

淳于氏看着凌益兴致勃勃的模样,心里恨意大起:她是不会去招惹那个小贱人了,可要是有人主动给她出头,她也不能拦着不是!

她飞速招来心腹耳语几句,心腹点点头,然后就往汝阳王府去了。

上一章 弄蒿莫溅水(三)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弄蒿莫溅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