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公主病愈后,立政殿的防卫骤然森严了许多。王皇后命人将所有进出的食物、器物都细细查验,连伺候公主的宫女太监也换了一批心腹,殿内殿外都透着一股紧绷的戒备。她抱着逐渐恢复活泼的李长乐,看向九皇子李钰的目光愈发深沉——女儿这次侥幸脱险,下次呢?她不能让任何意外,威胁到孩子们的安危,更不能动摇他们的嫡出地位。
这日,王皇后特意让人备了李治爱吃的栗子糕,带着李钰去了御书房。李钰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摇摇晃晃地扑到李治膝前,奶声奶气地喊“父皇”,小手还攥着颗没剥壳的栗子。李治被逗笑了,弯腰抱起他,指尖刮了刮他的小鼻子:“朕的小九,倒知道心疼父皇。”
王皇后在一旁温声道:“陛下近日为长乐的事劳心了,臣妾做了些点心,陛下尝尝?”她说话时,眼神落在李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却绝口不提公主生病的疑云——她清楚,有些话不必说透,让皇帝记在心里,比争执更有用。
李治果然叹了口气,抚摸着李钰的后背:“皇后辛苦了。说起来,长乐这次也是侥幸,往后你们娘仨的安危,朕定会多上心。”他顿了顿,看向王皇后,“过几日,朕让羽林卫分一队人守在立政殿外,寻常人等不许靠近。”
王皇后忙起身谢恩,眼底掠过一丝安心。有了羽林卫的护卫,至少明面上的算计能挡去不少。
而蓬莱殿里,武媚娘正听明心回报立政殿的动静。“……皇后娘娘这几日常带着九皇子去御书房,陛下昨日还赏了块和田暖玉,说是给九皇子做护身符的。”明心低声道,“还有,长孙大人举荐了吏部尚书的侄子,给九皇子做启蒙先生。”
武媚娘端着茶盏的手没动,唇边却勾起一抹淡笑:“动作倒是快。”她放下茶盏,看向正在廊下跟李宏玩蹴鞠的太平,“去把代王叫来。”
李宏跑进来时,额上还带着薄汗。武媚娘掏出手帕给他擦了擦,柔声道:“宏儿,明日起,你也去御书房伴驾吧,跟着父皇学学处理奏折,也好长长见识。”
李宏眼睛一亮:“真的吗?儿臣可以跟父皇一起?”
“自然是真的。”武媚娘摸摸他的头,“你是哥哥,要给妹妹们做榜样,更要让父皇知道,我的宏儿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她这话既是说给李宏听,也是说给明心听——王皇后想靠嫡子固位,她的李宏,也未必不能争一争。
不出几日,御书房里便多了两道小小的身影。李钰年纪尚幼,大多时候只是在李治脚边玩积木,偶尔咿咿呀呀地凑趣;李宏却已能识字,常常捧着奏折有模有样地看,遇到不懂的便缠着李治问,聪慧劲儿让李治愈发喜爱。
这下,后宫的风向又微妙起来。宫人私下里都说,代王虽非嫡出,却深得陛下看重,将来未必没有机会。这话传到萧淑妃耳中时,她正对着棋盘冷笑。
“未必没有机会?”她捏起一枚棋子,重重落在棋盘上,“武媚娘想踩着别人往上爬,也得看看我答不答应。”她转头对嬷嬷道,“去,把雍王那件孔雀翎的坎肩找出来,明日我带他去御花园‘偶遇’陛下。”
第二日,御花园的牡丹丛边,李治果然被萧淑妃母子截住了。李素洁穿着华丽的坎肩,怯生生地喊了声“父皇”,眼圈红红的,像是受了委屈。萧淑妃则换了副柔弱模样,眼眶微红地福身:“陛下,素洁这几日总念叨您,臣妾便带他来碰碰运气,若是扰了陛下清静,臣妾这就带他走。”
李治看着李素洁可怜的样子,心里本就有的几分愧疚被勾了起来。他想起这孩子从前何等受宠,如今却因自己的迁怒受了冷落,终究是心软了:“罢了,既然来了,便陪朕坐会儿吧。”
萧淑妃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面上却愈发温顺,拉着李素洁在李治身边坐下,说着些家长里短的贴心话,句句都往母子情深上引。李素洁也懂事,一会儿给李治剥荔枝,一会儿讲些在书房听来的趣事,逗得李治连连发笑。
这一幕,恰好被前来给李治送醒酒汤的武媚娘撞见。她脚步一顿,随即像没看见似的,径直上前行礼:“陛下,臣妾炖了些醒酒汤,您尝尝?”
李治见了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点了点头。萧淑妃却抢先一步接过汤碗,笑意盈盈地说:“妹妹有心了,只是陛下刚吃了荔枝,怕是腻得慌,不如让臣妾先替陛下尝尝?”说着,便要抬手去舀。
“不必了。”武媚娘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这汤是按陛下的口味炖的,旁人怕是吃不惯。”她目光扫过萧淑妃,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警告。
萧淑妃手僵在半空,脸色瞬间难看。李治皱眉道:“好了,都别争了。媚娘留下汤,便先回去吧。”
武媚娘屈膝应是,转身离去时,脚步没有丝毫停顿。萧淑妃看着她的背影,嘴角的笑意彻底冷了下来——武媚娘,咱们走着瞧。
而武媚娘回到蓬莱殿,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去查:“萧淑妃近来跟哪些人来往密切?尤其是……跟前朝有没有牵扯。”
明心很快回话:“听说,萧淑妃的表哥最近常去尚书省走动,似乎想求个外放的职位。”
武媚娘冷笑一声:“想借外戚之力翻身?她也配。”她提笔写了张纸条,递给明心,“把这个交给御史台的张大人,就说是……替陛下清理门户。”
几日后,御史台突然上奏,弹劾萧淑妃的表哥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李治本就对萧淑妃心存芥蒂,见她家人竟敢触犯国法,当即下令将其革职查办,连带着对萧淑妃的那点缓和,也烟消云散了。
贤灵宫里,萧淑妃得知消息后,狠狠砸碎了妆台上的铜镜,碎片溅了一地。“武媚娘!我跟你不共戴天!”她嘶吼着,声音里满是绝望和怨毒。
可这后宫,从不等谁的情绪平复。萧淑妃失势的同时,王皇后正借着嫡子的势头,拉拢了更多朝臣;武媚娘则陪着李治批阅奏折,偶尔说几句切中要害的见解,让李治愈发离不开她。
夜色深沉,各宫的烛火次第熄灭,却又在暗中燃着更旺的火苗。李治躺在龙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忽然觉得这皇宫太大了,大到藏得住无数秘密,也大到……容不下一颗安稳的心。他不知道这场争斗何时才会结束,只知道明日天亮,所有人还会戴着各自的面具,继续在这棋盘上,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