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生偶记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古风小说 

空庭(一)

浮生偶记

承丰九年的正月,我打京都走过。彼时正值上元节,本应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京都却是一片肃穆。我一打听才知,原是当今天子最宠爱的妃子殁了,天子悲痛欲绝,便下令取消了灯会。天家下令,众人自是不敢违抗。

我感叹着天子的深情走进了一家酒楼,却是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 六儿从小便知道,安乐县的知县大老爷家中也有一个六姑娘。

但知县府的六姑娘却从来不知道浣花村里也有一个六儿。

毕竟六姑娘是金尊玉贵的大家千金,而六儿只是浣花村猎户家的六丫头。

娘亲曾经说过,六姑娘跟她们可不一样,六姑娘是富贵人家的娇娥,以后是要回到京都去的,便是嫁人,嫁的也是侯门贵胄。

那时六儿便会想,为何一同生活在尘世里的人,会有比山上的的巨石还大的差异呢?

六儿知晓六姑娘,还是因着长淮哥哥。

长淮哥哥是六儿定了娃娃亲的未婚夫婿,虽说年纪尚幼便失了双亲,却凭着惊人的才学入了知县大人的眼,知县大人爱才,便准许他在自家私塾里念书,因此他才得了认识六姑娘的机会。

长淮哥哥时常提起六姑娘。他说,六姑娘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是多少男子也比不得的;六姑娘心地善良,每年都会设棚施粥救济难民;六姑娘……

六姑娘什么都好,可惜没了娘亲又天生病弱,自小便在药罐子里泡着。

林长淮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惋惜。

六儿懵懵懂懂的站在原地想了好一会儿,像下了某种重大决定般跑开,不一会儿又急匆匆的跑了回来,将怀里抱着的瓷罐塞进林长淮手里,认真的道,长淮哥哥把这些桂花糖带给六姑娘吧,吃了糖,吃药的时候就不苦了。

林长淮笑着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说傻六儿,六姑娘是杜大人的掌上明珠,如何会缺你的几块糖呢。

六儿忽然有些难过,不知是因着六姑娘,还是因为面前的人。

她忽然想起了村中那些妇人的言论。她们说,这门亲事如今看来,属实是她攀了高枝的,也不知等这前途一片光明的小书生高中后,还能不能看上她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小村姑。

小村姑邢六儿很想问问眼前的人,但看他用不多的在村里的时间忙前忙后为她家干活,片刻不得停息,忽然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小姑娘窝了一肚子气,却又不知该怎么办,只好咬着嘴里的桂花糖想,六姑娘不需要她的糖,那她也不要继续喜欢六姑娘了!

林长淮在邢家用了饭,便又急匆匆的要回知县府,六儿照旧去送。林长淮意识到小姑娘的不开心,一路上都在讲有意思的事逗小姑娘,六儿的神情这才好了起来。

无论多么不舍,送别的路终究还是要走到尽头。六儿看着林长淮上了马车,忽然生出了一股子勇气,提着裙摆追了上去。

“长淮哥哥,六儿等你回来娶我,你可莫要忘了!”

林长淮一愣,随即笑着冲小姑娘挥了挥手,想说什么却被马车扬起的尘土扑了满脸,只好将要讲的话悉数咽了回去,无奈的消失在了六儿的视线里。

反正不久还会再见的,到时再说也不迟。

奈何天公不作美。

一个阳光灿烂的平常日子,六儿正在厨房帮着自家娘亲做饭,忽然就有几个人抬着什么东西冲进了他们家的院子。六儿出了厨房,看清眼前的情景后手里的木筷便“啪嗒”一声掉到了地上。

架子上的是她的阿爹,是她去打猎却不幸遇了大虫、被咬的面目全非的阿爹。

六儿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等六儿重新恢复意识的时候,她已经跪在了阿爹的灵堂里,不远处是脸色难看的阿娘和从前鲜少见到的舅舅一家。不知舅舅同阿娘说了什么,总之待阿爹下了葬,他们一家便被舅舅带离了浣花村。

六儿红着眼眶茫然无措的坐在马车里,忍不住想,长淮哥哥回来了就找不到我了……

可她却不能说出来,没了阿爹,她又才十岁,只能跟弟弟妹妹一起依附舅舅家。

人首先要活下去,不是吗?

可小姑娘没有想到,给了她活下去希望的亲人,却能笑着将她推向深渊。

来舅舅家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舅母挂着和善的笑说要偷偷带六儿出去玩,接着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笑着将她送到了人牙子手里,拿着刚到手的银子满意的转身离开了,恍若未曾听到身后六儿苦苦的哀求。

六儿拼了命的想要挣脱,最终还是被人牙子带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里,院子里有几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小丫头,跟着一个婆子在学一些六儿不懂的东西。

后来六儿才知道,她们这些人,都是要被卖到窑子里去的。

六儿不甘心,她开始试着跑出去,可接连跑了几次都被抓了回来,还要挨一顿打。同住的姑娘年长她一岁,很是疼惜的看着她苍白的脸,问她这又是何必呢,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六儿只是摇头,外头还有人在等我回家呢,我不能就待在这里。

这一年一晃便过去了,六儿还是没能逃出去。很快到了第二年的上元节,院里的看守婆子聚在一起吃酒,六儿看准了时机,再次从后院跑了出去。

身后远远的传来了婆子的叫骂声,六儿慌乱的往灯市里跑,一不留神和一位姑娘撞到了一起。六儿连连道歉,拽着对方的袖子低头求她救救自己,不然她又要被抓回去了。

许是老天开了眼,这位姑娘非但没有怪罪,还帮六儿赎了身,并把她带回了府里。

好不容易安定了心神的六儿收拾妥当后跟着丫鬟进了一个院子,一抬头便瞧见了坐在窗口处的人。

披着狐裘的杜六姑娘单手托腮,弯着一双湖水般清澈的眼睛,仿若一朵不染尘埃的海棠。

六儿觉得自己大约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这个情景,美丽纤弱的少女倚着窗笑着问她,你可愿留在我身边?

六姑娘可真好看呀。六儿讷讷的想。

(二)

心善的杜六姑娘派人去了六儿舅舅府上,却被告知这户人家早已搬走了。六姑娘询问她在这里可还有旁的亲人,六儿本想说出林长淮的名字,却又突然想起了村里人说的那些话,便又改口说自己再无亲人。

小丫头执拗的想着,她原是配不上林长淮的,便是说出来六姑娘又怎会相信前途光明的小秀才竟有一个曾落入人牙子手里的村姑未婚妻呢。

只是彼时她不曾知晓,长淮哥哥已同升了职的杜大人进了京都,准备参加科举。

六儿决定留在杜府的时候,六姑娘正在读书。听到回答的她抬手指了指书上的两行句子,笑靥如花。

“静如娇花照水,动如弱柳扶风。此后,你便叫花照吧。”

从此六儿便成了花照,成了六姑娘身边得用的小丫鬟。

所以说缘分真是世上最难测的事,从前她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来到六姑娘的身边。

是那个长淮哥哥赞不绝口的六姑娘呢。

“他们都说,你同我很像。”六姑娘站在花照身后教她写字,笑吟吟的道。

“这是花照的福分。”小丫头弯了弯眼睛。

是啊,若不是遇到了姑娘,她如今还不知在哪里,更不要说读书写字了。如今她总算知晓为何长淮哥哥如此看重六姑娘了,姑娘当是这世间,最好的小娘子。

以后一定要报答姑娘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眼看着六姑娘将要及笄,在京都站稳脚跟的杜大人这才派人传了信过来,要接六姑娘进京。

彼时正值上元节左右,六姑娘想着这是在安乐县的最后一次灯会,便将小丫头们都放了出去,容她们好好玩闹一番。

刚得了六姑娘赏的新衫裙的花照十分高兴,在灯会上左奔右跑,不大一会儿竟和众人走散了。

小姑娘有些害怕的一个人往前走,忽地瞧见前边地上孤零零的躺着个人,瞧着似是受了伤,便大着胆子走了过去,发现那原是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俊俏少年郎。

小姑娘想着姑娘曾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将人扶到了不远处的破庙里。瞧着他冻的脸

都有些紫了,又解下姑娘赏的披风仔仔细细的将人围好。想了想又去拾了些木柴,废了好些力气升了堆火,这才颇为满意的起身打算去找个大夫。

“你乖乖在这里不要动哦,我找大夫来救你。”

花照出了庙门胡乱的往前走,过了许久才看到了人影,可巧正是府上来寻她的丫鬟,两人便急忙回府复命。

许是没了披风,花照回府后便得了风寒,好容易养好了身子,一行人又开始准备行装往京都赶,粗心的小姑娘便将庙里的少年忘了个一干二净。是以她也不会知晓,在他们离开后不久曾有人来打探小姑娘的身份,被询问的茶客听他说那人衣着不俗,便笃定的道,当是杜知县府的姑娘。

阴差阳错之间,六姑娘成了某位孤僻少年心头愈来愈盛的执念。

在京都杜御史府安顿好的花照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长淮哥哥。

那日府中设了宴会,花照回房帮六姑娘取东西,回前厅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少年郎,为首的便是林长淮。

彼时花照听到那声久违的“六儿”,险些落下泪来。

原来长淮哥哥曾回浣花村寻她,却被告知人已离开了,后来他多番打探,却是音讯全无,遍寻不得。

分别时花照忍不住扯住了林长淮的袖子,带着哭腔问他可还愿娶自己,青竹一般的少年郎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发顶,笑容一如初见。

“不论何时,长淮哥哥都是愿意的。”

六儿含着泪露出了笑容。

多好啊。

六姑娘的及笄礼很快便到了,那一日杜御史府热闹非凡。待及笄礼过后,便开始有人上门提亲,一家有女百家求,大抵便是如此。

但六姑娘却并不高兴。

旁人不明白,花照却是知晓的。姑娘在安乐县时便早已芳心暗许,那人是个家世一般的书生,自小跟六姑娘一同长大,两人是早已私定了终身的。那人她也曾见过几次,才貌大约算不上一等一的好,但他看向六姑娘时满眼都是掩不住的爱意,这让花照觉得,六姑娘同他在一起,一定会很开心。

那书生前些时日已入了京都,六儿至今都记得六姑娘收到书信时脸上的笑容,灿烂的好似拥有了整个世界。

只是六姑娘不敢告诉杜大人这些事,只能盼着书生早些金榜题名,前来提亲。

眼看着杜大人打算同意同户部尚书家的亲事了,宫中却是忽然传来了消息,天子薨了,传位八皇子。

朝中百官皆是措手不及,无人明白为何皇位继承者

突然成了从前向来不受宠的八皇子,可先皇遗诏如此,众人只好开始着手安排先帝的葬礼和新帝登基事宜。

顺平二十六年,新帝登基,改国号为承丰,并下令民间三年内停止婚嫁,以示对先皇的哀思。

新帝爱惜人才,次年亲自于承德殿考问应试的举子,其中便有林长淮及六姑娘的青梅竹马沈郎君。

承丰二年,林长淮高中,获封探花郎,沈郎君也得了进士及第,获了官职。

听闻了消息的六姑娘高兴的拉着花照小酌了几杯。可惜国丧未过,高中了的沈郎君还不能上门提亲。

“这么些年都等过了,倒也不差这几日。可算是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呢。”

花照瞧着六姑娘脸上真切的笑意,忍不住想,沈郎君可要早些登门才好。

这一日,花照正陪着六姑娘在园子里赏花,忽然有人来报,杜大人叫姑娘去前厅。

六姑娘以为是沈郎君登门了,开心的提起裙摆便跑了过去,未见心心念念的沈郎君,却看到了宫里的公公和他手中明黄色的圣旨。

天子有旨,杜府六姑娘温婉聪慧,端庄明礼,特封为静妃,三日后入宫。

接了圣旨的六姑娘转身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染红了雪白的衣襟。

浮生偶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空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