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岚君是最后一个到金銮殿的,赵公公见到她直接将一份明黄圣旨拿出,众臣齐齐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纯熙公主谢岚君护国有功,治国有方,名在当世,功在千秋,今顺应天意,封纯熙公主为摄政长公主,辅佐天子,共理朝政。钦哉!”(圣旨内容来源于网络)
赵公公苍老又有些尖细的嗓音落下,金銮殿内久久无人出声。
“儿臣领旨,谢父皇隆恩!”
谢岚君身着一席绛色朝服,眉宇间的威严却势不可挡,令人不敢直视。
所有人都知道,纯熙长公主……不,现在应该是摄政长公主,再也不是十一年前那个,舍命拥护皇兄继位的小公主了。
大殿上兄妹两人遥遥相望,皇帝眼中晦涩不明。
——原来这就是父皇留给你的后手吗?纯熙。
——准备好迎接本宫的反击了吗?皇兄。
龙椅上的皇帝连鬓角都未生白发,脸上却已显露出些许老态,而站在大殿上的谢岚君虽满头银丝,却锋芒毕露。
没有人会小瞧这位摄政长公主。
在谢岚君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十数名官员后,更是无人敢在谢岚君面前放肆。
比起一些年轻官员的震惊或恐惧,许多老臣却只是叹息。
当年的纯熙公主惊才绝艳,先皇曾不止一次惋惜,为何谢岚君不是男儿身。
连老臣中也有不少人曾在私下里发出这样的叹息。
所以皇帝嫉妒谢岚君,可他不得不表现出爱护皇妹的样子,长期扭曲割裂的心理让他对谢岚君的嫉妒逐渐演变为恨意。
可他需要谢岚君的辅佐,所以当谢岚君的作用发挥完后,皇帝迫不及待地将她推上了一条死路。
“殿下,监察司有事禀报。”
这日谢岚君正在长公主府内处理公务,监察司突然遣人来长公主府。
谢岚君在奏折上落下最后一笔朱红,才道:“让人进来吧。”
这些日子谢岚君除了养精蓄锐,清理府中的“老鼠”,便是陆续接见了一些归属自己一派的大臣。
皇帝算不上盛世明君,却也不是亡国昏君,如今的大熙还算安稳,吏治称不上清明但勉强看得过去,谢岚君知道凡事急不得,她刚刚回归权利中心,该果决时不能犹豫,该耐心筹谋时也不可急躁。
监察司算是难得一片清净地儿,因此谢岚君这些日子并未过多关注。
“卑职参见殿下!”
“免礼。”
“殿下,这是杨副使飞鸽传书,传回来的消息,此外,监察司在江湖中的线人也发现有人在故意传播抹黑李相夷的消息。”
谢岚君接过纸条和信件,迅速阅过。
“可查清流言源头?”谢岚君面上没什么变化。
“回殿下,是如今四顾门门主肖紫衿所为。”
谢岚君放下信件,“杨副使在小青峰附近?”
“是。”
“让他去一趟四顾茶会,该如何做他应当清楚。”
谢岚君吩咐完,突然想起什么,“百川院石水是否出席此次四顾茶会?”
那人想了一下:“应当是出席的,原本百川院便是派石院主与四顾门交涉,解决这些流言,肖紫衿提出重办四顾茶会。”
谢岚君眼底划过一抹兴味:“让昀春好好办,事情办的好给他放假。”
也不知她手底下的人都怎么回事,一个二个不娶妻不嫁人,内部消耗的也没几对,弄得她这个主上还得替他们操心终身大事。
啧啧,昀春呐,机会给你了,可要好好把握住啊。
那人一愣,旋即也想到什么,脸上表情有些微妙地退下了。
谢岚君心满意足地继续批阅奏折了。
————
“说得好!赌徒和贼偷说的话不可信,那老夫呢。”何璋从后面慢慢走出来,方多病敏锐地察觉到他来者不善。
“身为四虎银枪之首,我说的话,总有人信吧?”
方多病摸不清其来意,不敢贸然接话。
何璋也并未指望他说什么:“小子,刚才你替李相夷鸣不平,那他的字,你总认得吧?”
何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方多病,指认李相夷指派单孤刀孤身前往扬沙谷,而扬沙谷乃是金鸳盟的秘密圣坛。
这个“证据”其实并不能站住脚,杨昀春穿着斗篷坐在角落,见方多病还勉强撑得住,便没有着急现身。
——他倒想看看,这个何璋还能造出什么“证据”。
何璋转头问起单孤刀当年的青石棋盘,肖紫衿倒是配合得很,二话不说让人抬了上来。
何璋一掌拍碎棋盘,从里面拿出一封信来。
“明黄锦云,朝廷的信!”围观群众中立马有人认出来。
“没错!就是是朝廷的信。”
何璋举起那份明黄信封,信誓旦旦称里面的内容是朝廷命单孤刀取代李相夷的位置,只因李相夷拒绝了朝廷的收编。
杨昀春看着何璋信口胡言,说什么单孤刀拒绝了朝廷的拉拢,但是李相夷仍不放过单孤刀,甚至想趁此机会除了单孤刀并以此为借口向金鸳盟开战……
今日来的人,在杨昀春眼里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刘如京、石水和方多病,其他人他基本没听过几个名头,而就是这些人,此时却在这里窃窃私语,议论天下第一李相夷的不是。
李相夷是谢岚君亲口认可的英雄,何璋不但带头污蔑李相夷,甚至伪造朝廷密信……
杨昀春冷笑出声:“李门主是否如尔等所言那般在下不知,但本官倒是想知道,何璋你哪来的胆子,敢伪造朝廷的密信!”
杨昀春撩开斗篷,腰间配备的誓首剑昭示着他的身份。
“誓首剑……是监察司副使,杨昀春!”
乌合之众倒也不全无见识。
杨昀春缓步上前,周身气势生生逼得众人让出一条路来。
石水从未发现,在她面前总是脸红嘴笨的愣头青,竟也有如此气势逼人的一面。
“凡江湖事,皆由监察司掌理,即便是陛下也无权越过长公主殿下直接向四顾门下旨,本官身为监察司副使,倒是从不知监察司何时准备收编四顾门,又是何时向单孤刀下达了那样的密信!”
“肖大侠,何先生,两位不解释一下,这封所谓的朝廷密信的由来吗!”
杨昀春目光如炬,字字珠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