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魏劭设宴,在宴席上军师向诸位诸侯介绍了巍国新修的水渠。水渠从磐邑通往容郡一路引水,不仅能解决旱地之渴,还开通几地的贸易,让更多的货物得以流通。
“今日请诸位过来,便是想与诸位共商如何共享水源。”
诸侯们小声讨论,对着搬到殿中央的舆图指指点点。
“巍侯,此话怎讲?”
“修渠的甜头,巍国尝到了,但魏某不想独享,所以这才举办了鹿骊大会,还要把美食美酒都拿出来,就是想要告知各位,只要风调雨顺才能国泰民安。”
“巍侯的意思是想要我们也参与修渠?”
“不错。”魏劭道,“我想将这永宁渠通向四方,把中原大小河流都连接起来,这样便能长久解决干旱问题,解决百姓之苦。”
诸侯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中原大部分的战乱皆是因为争夺水源而起,百姓民不聊生。”魏劭想到当初与念姝行军路上所见的流民,大多都衣不蔽体,风餐露宿,他也知道她想要打仗便是为了让天下长久太平,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而眼下若是能以修渠为契机,连结诸国水道,共享水利,或许就不用以战争的方式求得天下和百姓安宁。
“我们身处高位者,若是不想着如何替百姓解决疾苦,每日只想着逐鹿寻乐,那他日定会自食恶果。”
这两年来,砚州、钥州也常遭旱灾,所以他们纷纷表示赞同。
“那良崖王如何看待此事?”
刘琰冷脸道:“我不同意,巍侯不过是想要借修渠一事钳制各方兵力罢了。”
“为表诚意,我会调遣兵马前往各州协助修渠。”
“巍侯调兵修渠目的是调兵还是修渠?”
其他表示赞同的诸侯闻言色变:“是啊,若是这水渠一旦贯通,其他州的兵马皆可通过水路直达我钥州腹地,届时该如何抵挡呢?”
“是啊是啊,修渠这事情还有待商榷……”
念姝于座上缓缓起身,目光扫过那些面庞上有犹豫或是有所心动的诸侯,说道:“修渠利民,功在千秋,此举非为钳制,实为共襄盛举,以水利为纽带,消弭干戈,共谋福祉!”
诸侯们的声音小了下来,最后殿内安静得针落可闻,而良崖王却骤然冷笑了声:“魏小将军好气魄,共襄盛举?共谋福祉?魏小将军掌兵日久,多年行军打仗,莫非是真相信能以水止戈?”
念姝神情淡漠,眉眼冰冷:“兄长心系万民,以水利为引,求的是天下长治久安之道,愿意调兵助工,便是想要将永宁渠变作安民渠,泽被天下。”她稍一停顿,指尖点向殿中巨大的舆图,“永宁渠贯通磐邑至容郡,若是能将此渠延伸,连接中原水系,商旅可通,贸易往来不断,各州因此可繁荣富足。良崖国境内亦有旱地苦水,如若能接引此渠活水,何愁五谷不丰?不知良崖王今日所言,可有半分为百姓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