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得临走时,母亲往她包里塞了好多自己腌的咸菜和做的酱肉,父亲则默默帮她拎着行李送到车站,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
她甚至…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具体是哪一天。只知道大概在几月份。每次都是林寒或者助理提醒她,她才会想起来,然后匆忙订个蛋糕或者寄点东西回去。
当别的孩子在父母膝下承欢,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她在实验室里与冰冷的仪器和数据为伴。
当别的家庭在节假日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时,她可能在某个秘密基地进行着高强度的封闭式研究。
当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时,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永远是组织上安排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她这个亲生女儿。
对于国家而言,她是木小狸院士,是国之重器,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宝贵财富。
可对于那对日渐老去的父母而言,她是什么?
一个名字经常出现在新闻里、却总是缺席家庭生活的“名人”女儿?
一个连电话都经常接不通、见面更是奢望的“影子”孩子?
一个需要靠别人提醒才能记起父母生日的“不孝”女儿?
她为国家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和汗水,却对父母亏欠了最平凡的陪伴和关怀。
这种“亏欠感”,像一根细细的针,扎在心口,不剧烈,却持续地散发着酸涩的痛楚。
她一直用“大局为重”来说服自己,忽略这份愧疚。但此刻,当家的气息越来越浓,当即将面对父母那充满期盼和可能带着小心翼翼的眼神时,这份被压抑的愧疚,汹涌地漫了上来。
她甚至有些害怕。害怕看到父母头上新添的白发,害怕看到他们眼中因为她的突然出现而迸发出的、过于明亮的惊喜,更害怕那惊喜过后,是更长久的思念和等待。
林寒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情绪波动,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递过来一瓶水:“喝点水吧,快到了。”
木小狸回过神,接过水瓶,低声道:“谢谢。”
她的声音有些微哑。
她看向窗外,已经能看到远处熟悉的城市轮廓了。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着。
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木院士,只是一个近乡情怯、心怀愧疚的普通女儿。
她不知道该如何弥补那些缺失的时光,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那份深沉而无私的爱。
她只知道,她欠他们的,太多太多了。
高铁缓缓停靠在小城的站台。车门打开,一股带着淡淡湿润泥土气息的空气涌了进来,熟悉又陌生。
木小狸深吸一口气,跟着人流走下火车。林寒跟在她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既履行着保护职责,又尽量不打扰她。
小城的变化不大,街道依旧狭窄而干净,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木小狸凭着记忆,拐进一条熟悉的小巷。巷子深处,是一栋有些年头的居民楼。
站在楼下,木小狸的脚步忽然有些迟疑。她抬头望向三楼那个熟悉的窗户,窗帘半掩着,隐约能看到里面透出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