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妃冯若昭尤其明显地吁出一口长气,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微微松弛下来,几缕汗湿的鬓发贴在略显苍白的脸颊旁。她深知自己位份的晋升与皇上嘱托照看莞嫔息息相关,若甄嬛真在翊坤宫出了事,她这“照看不力”的罪名足以让圣眷化为乌有,甚至被打回原形。
如此甚好,”敬妃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微颤,她转向沈眉庄,努力维持着平稳的语调,“皇上回銮,本宫也有了交代。惠贵人放心,莞嫔今日所受的委屈,本宫定会一字不差地禀明圣上。皇上想必已在回宫路上,你快进去看看嬛妹妹吧,她此刻最需要贴心人。”
待沈眉庄匆匆入内,敬妃略一沉吟,目光转向了东偏殿的方向。她莲步轻移,走进了晓玟(方佳淳意)的居所。
殿内陈设简素,与碎玉轩主殿的精致形成对比。晓玟正坐在窗边的绣墩上,午后的阳光透过薄纱,在她清丽却难掩憔悴的面容上投下柔和的影子。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家常旗装,未施脂粉,更显得肌肤细腻却透着一丝病弱的苍白,那双杏眼清澈依旧,却深藏着不易察觉的疲惫与一丝了然。见敬妃进来,她忙起身相迎,亲自斟茶。
“敬妃娘娘快请坐,”晓玟的声音轻柔,“我这里简陋,没什么好茶,只有些黄山毛尖,还望娘娘莫要嫌弃。”
敬妃接过那盏清茶,茶水温热,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眼底复杂的情绪。“妹妹说哪里话,”她语气真诚,带着几分感激,“今日若非妹妹慷慨,拿出那株五十年老参及时为莞嫔吊住元气,后果不堪设想。若真……真有个闪失,皇上震怒之下,本宫这‘照看’之责,怕是难辞其咎。”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晓玟脸上,带着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妹妹今日之举,实乃雪中送炭。”
晓玟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思绪。“敬妃娘娘言重了,”她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平静,“莞姐姐待我亲厚,入宫以来,处处照拂。如今她遭此大难,我不过是略尽绵力。况且……”
她抬眼,目光清澈地看向敬妃,“那是一条小生命,更是皇上的血脉。若真失去了,莞姐姐该何等伤心,皇上……想必也会痛心不已。”
“妹妹心性纯良,顾念情谊,更知大体。”敬妃由衷赞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若这后宫之中,人人都能如妹妹这般存一份善念,少些倾轧算计,宫里的阿哥公主们,想必也能多些平安喜乐。”
晓玟闻言,唇角牵起一抹极淡、略带苦涩的笑意。“敬妃姐姐谬赞了,”她轻轻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或许……正因为臣妾不久前才经历过失子之痛,更能体会其中锥心刺骨。莞姐姐是这深宫里,为数不多真心待我之人,于情于理,我都无法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