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就是喻远没有像小说电视剧的男主那样不顾一切的追着女主到处跑,而是我拖着大堆行李下火车时看到等待已久的父母,鬓角,已然有了白发。
大学毕业那年,我没能顶住大城市的压力和父母的不断唠叨,回到了家乡那个十八线的小城市做起了小职员。
从前不相信那些个前辈所言,他们说“毕业之后百分之九十的人工作都与自己的专业无关。”
我不信。
不仅是因为寒暑假我去过大厂实习,更是在大学生独有的那份放飞理想成为有志青年体现在极致,直到我现在坐在工位前发呆才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是没有道理。我虽然不敢像他们那样说出百分之九十这种具体数据,但在我的社交范围圈内,还直没几个人的工作是与大学专业相关。
扯远了。
来讲讲我的小城市打工记?
与大城市不相同,同样一份工作同样的工资,我用自己的经历可以告诉你,十八线的小城市简直不要太爽。平常吃喝都在家里,没有额外的租房费用,节假日约上小伙伴出门转转,平常没事了陪陪父母。
我在家第三年的时候妈妈才对我说了实话,毕业那年必着闹着让我回家乡,不仅是担心我会看上别处的男孩远嫁,更客怕我会一年回不了一次家,这应该是独生女家庭惯有的问题。
其实,妈妈害怕我不回家我是能信的,毕竟我没有兄弟姐妹,逢年过节只有老两口在家,确实会有些冷清。但担心我会远嫁,我想说,多虑了,她闺女还真没这种本事。
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几波亲戚,是不常走动的那些。
亲戚嘛,就是一群见不得你好,就算你不好也要在你伤口上撒盐的只有在特定时间才会在你眼前晃悠一圈,然后让你不自在一整年的生物。
不巧,我三姑就是这么个人,
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不常关心我们家庭状况的,却对我格外上心。
从小学有没有得双百到初中有没有当干部、从高中有没有早恋到大学有没有得奖学金,比我亲妈都关心,实际上昵?就是个看笑话的。
本以为我大学毕业之后这人就不会再招人烦,没想到撒盐的技术随着我的年龄增长不断加强,离开了校园她不再询问成领反倒开始操心我的末来,张罗我的婚姻大事。这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五年,二十有七。单身、没房有车、存款不多。
我这人年龄越大脸皮越厚,面对一帮常年不见的亲城也是懒得收拾,只是没想到三姑把心思打在我身上,硬拉着我说要介绍相亲对象,她说四五个条件好的、长得好的、家里独生子的,我都没兴趣,磕看瓜子靠在沙发上就当是听相声。直到她说了一句话,我的思绪被渐渐拉远,耳边再没烦躁的声音,我直对上三姑的眼睛,轻眨了一下,却连呼吸都慢了半分。她说,怎么上大学的时候,就不知道找个对象呢?
对啊,怎么不趁着上大学顺便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呢?毕竞与外面看过世界的男生相比,那些个人的单纯要好上不止一星半点吧?
三姑说这话的时候我妈也过来凑热闹,闻言附和一句,“都没怎么听她说过关于大学的事。”
我突然觉得不自在,连拖鞋都没穿直接进回了房间,蒙看被子的那一刻才感觉细著的神经放松不少。我没在被子里窝太久,侧着身子露出脑袋,书架上一本绿色的硬皮本格外醒目。
那是我大学时期的日记本。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上大学那年专门买了个本子记录,小小的本子,承载了我的四年。
我起身从书架上拿下本子,一页一页的翻着,直到一张电影票出现在视线内,日期是七年前,我大二那年。电影票是不好保存的,经过常时间的摩擦,那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到看不清,如果不是我知道这电影票的珍贵,这会儿估计连看的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