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婆婆看了时笙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时笙一头雾水的进了那个小厨房。
小厨房装修的很雅致,桌子上摆着整齐的摆着十碗“过桥米线”,上面的配料已经很齐全了,就差老婆婆手中的那一锅面了。
时笙不着痕迹的摸了一下灶台。
那老婆婆看了时笙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时笙一头雾水的进了那个小厨房。
小厨房装修的很雅致,桌子上摆着整齐的摆着十碗“过桥米线”,上面的配料已经很齐全了,就差老婆婆手中的那一锅面了。
时笙不着痕迹的摸了一下灶台。
很干净没有落灰。
“小子,看到一旁的小缸了吗?”
“用一旁的夹子各抓一些,碗在左边的橱柜里。”
老婆婆说话带一些口音,时笙花了一些时间辨别。
大概就是让自己放配料?
见桌上的十碗配料,转眼已送出了一半,时笙也不含糊,洗了个手,就开始干活了。
……
云南本来就处在亚热带气候,早上还好,一到中午那气温可就真的能煮鸡蛋了……
老婆婆中途抽空看了这个青年好几次,发现他竟意外的沉得住心。
当小缸子里的配料全都用完的时候,她才挂上“售罄”的牌子。
外面不出意外的传来了一阵抱怨声:
“什么嘛?等了一上午,等了个寂寞?”
“这老婆婆就不能通融点吗?今天过节哎……”
……
时笙有心想开口问一下老婆婆,关于自己给她干了一上午的帮厨这事儿。
但老婆婆只留下一句:“你等会儿再走。”
时笙看着她上了二楼,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时笙洗了个手后,乖乖的待在了一楼。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端下来了一锅比刚才厨房放的那个碗打一倍的盘。
“小子,辛苦你了,今天我老伴没来,只得拉你帮我一把。”
“这本来是给他做的,熬了一上午,但那死男人到现在还没回来,呵,送给你吃吧。”
“这还有一碗,你等会儿拿走吧。我还有点事,要先走,你等会儿帮我关下门。”
时笙先看了一眼眼前这碗面过桥米线,在有礼貌的向老婆婆道谢:“麻烦您了,老婆婆。”
老婆婆挥了挥手:“那碗面一定要吃啊……”
……
时笙吃完了这碗凭自己劳动所得的面。
他抽了一张纸巾擦嘴。
嗯,色香味俱全,与苏姨的手艺不相上下。
虽说是免费相赠,但时笙还是付了两碗过桥米线的钱。
时笙将门关好后,他拿起手机看了一言时间:
2:07
这时,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时笙看了眼,上面显示:
俞榷
他的嘴角勾起,点了接听键。
对方的背影音好有些嘈杂。
但俞榷的声音依旧清晰的传了过来:
“时笙,你在哪呢?”
“云南。”
“我当然知道你在云南,我问的是你在云南的哪呢?”
“街上。”
对方好似被气到了,沉默了一会儿,轻笑了一声。
看到你了。
时笙踢石子的动作一顿,他摸了摸鼻子,然后继续踢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