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晨光熹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给这片山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沈昭懿站在谢危和燕临中间,眉头紧蹙,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担忧。她看着这两个剑拔弩张的男人,深吸一口气,试图打破这紧张得近乎凝固的气氛。
“你们都冷静冷静!”沈昭懿提高了音量,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她的双手微微颤抖,脸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我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谢危面色冷峻,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眼神如寒星般锐利,直直地盯着燕临,仿佛要将他看穿。燕临也不甘示弱,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毫不退缩地回望着谢危。两人之间的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下一秒就会再次大打出手。
沈昭懿心急如焚,她知道再这样下去,局面将不可收拾。她上前一步,先拉住谢危的胳膊,恳切地说道:“谢危,我知道你心中有怨,但此刻不是计较的时候。京城局势不明,我们必须尽快赶回去,才能掌握先机。”谢危微微一怔,目光转向沈昭懿,看到她眼中的恳切与焦急,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仍未完全释怀。
沈昭懿又转过身,走到燕临面前,语气轻柔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燕临,你我相识已久,你向来是个明事理的人。如今这般争斗,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你继续回流放之地,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上,为了心中的正义而努力,不好吗?”燕临紧咬着牙关,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他看了看沈昭懿,又看了看谢危,想起自己流放途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心中那份从未熄灭的抱负,终于缓缓地吐出一口气,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
“好,今日看在公主的份上,我暂且放下。”燕临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仿佛在向命运宣告自己的不屈。
谢危冷哼一声,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份和解。他的眼神依旧冰冷,但却不再充满敌意。“哼,希望你日后莫要再做糊涂事。”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沈昭懿见两人终于暂时放下矛盾,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便好,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吧。”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谢危和沈昭懿迅速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返回京城。临行前,沈昭懿又一次看向燕临,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燕临,你一路上多加小心,有什么事,一定要想办法传信给我们。”燕临微微点头,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放心,我自会保重。你们在京城,也千万要小心。”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
望着燕临远去的背影,沈昭懿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而更大的危机或许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此刻,她只能将这份担忧深埋心底,与谢危一同踏上返回京城的道路。
一路上,谢危和沈昭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谢危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眼神专注地望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京城中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沈昭懿紧跟其后,虽然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和执着。他们都清楚,京城的局势错综复杂,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而燕临在返回流放之地的途中,心中也始终忐忑不安。他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近,但他却无法预知那究竟是什么。他握紧了手中的剑,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还在受苦的百姓。
此时,天边的乌云渐渐聚集,一场暴风雨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而他们,就像置身于风暴中心的孤舟,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