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遇
京都的雪下得很急,薛菀攥着薛姝遗落的鎏金步摇,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她本不该出现在这侯府的后巷,可自午后薛姝说要去护国寺祈福,到现在已过了三个时辰。暮色中的檐角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像是催命符般撞碎在她紧绷的神经上。
"小姐,雪太大了,咱们先回府吧。"贴身丫鬟绿翘扯着她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哭腔。薛菀摇摇头,冰凉的雪花顺着狐裘领口滑进脖颈,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忽然瞥见拐角处朱漆剥落的角门虚掩着,门楣上"勇毅侯府"四个字在雪光里泛着冷意。
"这是燕家的侧门。"绿翘脸色发白,"听说燕世子最讨厌生人....."话未说完,薛菀已提着裙裾冲了进去。穿过影壁的刹那,漫天的红梅扑面而来,枝桠上积雪簌簌而落,恍惚间竟像极了那年上元节她偷溜出府,在城墙上看到的烟火。
燕临执剑的手顿在半空。十五岁的少年将军本在月下舞剑,却在转身时望见雪地里踉跄的身影。少女披散的青丝间落满碎玉琼花,月白襦裙被积雪浸透,却仍死死护着怀中半卷书册。她腰间的鸾纹玉佩在雪光里明明灭灭,与记忆中那夜救他的紫衣少女如出一辙。
"谁?"他的声音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冷冽,剑尖却在触及她眼尾时偏了半寸。薛菀仰头望着他眉间朱砂痣,那是燕家男儿独有的印记。三年前长公主落水案,她替薛姝去送贺礼,却在荷花池畔撞见浑身浴血的燕临。那时他左肩上插着断箭,却仍用染血的手将她推离险境。
"我......我找妹妹。"她的声音发颤,慌乱中踩到冰棱,整个人向后仰去。燕临下意识伸手去扶,腰间的剑穗却扫落了她鬓边的银蝶钗。两人同时弯腰去捡,额头在雪地里轻轻相碰。薛菀嗅到他身上的松香与血腥气,想起今晨父亲在书房冷笑:"燕家那小崽子,早晚要为他父亲的罪孽付出代价。"
"你的平安结。"她忽然指着他剑穗上褪色的红绳。燕临低头看去,那绳结的确是京都绣娘惯用的"长命百岁"样式,却在绳尾多出个歪歪扭扭的"菀"字。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八岁那年他随父入宫,在御花园迷路时被个穿鹅黄襦裙的小女孩塞了个平安结,她说:"燕世子,这个给你,可千万别死在战场上。"
"你是......薛家的二小姐?"他的声音里有了裂痕。薛菀指尖微颤,正要开口,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她慌忙将《孙子兵法》塞进雪堆,转身欲逃时却被燕临扣住手腕:"站住!你怀里藏了什么?"
他的掌心滚烫,烫得薛菀眼眶发酸。三年前他重伤昏迷时,她也曾这样握着他的手,听他在梦魇里呢喃"阿姐"。此刻她望着他剑眉星目间尚未褪去的稚气,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菀儿,你与薛姝......"
"放手!"她猛地甩开他,却在转身时被梅枝勾住了裙角。整棵梅树轰然倾倒,积雪裹着批注本砸在燕临脚边。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朱笔批注刺痛了她的眼——那些关于排兵布阵的真知灼见,她曾在薛远的书房见过类似的笔迹。
"这是......"燕临弯腰捡起书册,扉页上薛菀的小楷工整秀丽:"壬戌年冬月,录燕世子校场演武心得。"他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看见少女躲在藏书阁的阴影里,借着月光一笔一划地描摹他的字迹。
薛菀后退两步,踩碎了雪地上的月影。远处传来巡夜侍卫的灯笼声,她提起裙裾向外跑去,却在角门处被燕临拽住了衣袖。少年将军的呼吸拂过她耳畔:"明日申时,护国寺西角门。"不等她回答,他已将平安结塞进她掌心,转身消失在梅林深处。
掌心的红绳还带着他的体温,薛菀低头看去,却发现绳结里缠着一根白发。她猛地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鬓间银丝在烛火里明明灭灭:"菀儿,你要记住......"话未说完,薛远的脚步声已近在咫尺。
雪越下越大,薛菀站在侯府外的巷口,望着漫天飞雪中那盏渐次熄灭的灯笼。怀中的步摇硌得肋骨生疼,她却笑出了声——原来薛家女的宿命,从八岁那年送出平安结的那一刻,就已经和燕世子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