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琅和心腹这几句言语之后,诚国公萧远心下悔悟,愧疚之下,竟在家中自刎谢罪了。
沈琅大为感动,本该合族夷灭的大族,现在只是诚国公一脉尽数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又因感念萧定非从前救驾之恩,特意将他留在京城,另赐金银宅邸,也算对诚国公这个舅舅有所安慰了,毕竟,还给他留了一个儿子,在京城里好生养着。
至于那些和诚国公来往过密的丰台大营旧将,除了被周寅之捅出来的那几个,族诛以外,剩下的沈琅直接让人将信件一把火烧了,又对李琦道:“这些臣子都是朝廷肱骨,只是一时想岔了主意,今日之后,朕便当从未见过这些信,朕同他们君臣一场,还愿以后能在诸位臣工辅佐下,北击鞑靼,开创盛世。”
李琦出了皇宫,当着宫门口人来人往同同僚唏嘘皇帝的宽宏大量,“陛下当真是千古仁君啊!那些贼子心怀不轨,离间天家亲情,致使诚国公愧疚自裁,如今陛下竟看也不看,一把火烧了那些人鼓动诚国公的信件,希望与他们北击鞑靼,共创盛世,如此宽仁,只愿那群人能体谅陛下苦心吧!”
李琦这一番话说出去,任务也就完成了。
涉事的武将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皇帝宽容,放他们一马,他们再不是个东西,也该有点触动,报效君王了。
更何况,皇帝说了要北击鞑靼,那就是还要用到他们这些武将,前程也不愁,也该忠心不二了。
朝堂文臣也松了一口气,皇帝话里话外表达着对他们的期许,说明皇帝还是清醒的,这事儿翻篇儿了,不会掀起大案,血洗朝堂,折腾得人心惶惶了。
诚国公一案就此尘埃落定,除了诚国公全家和他的死忠,基本无人伤亡。
当然,诚国公全家不包括有过救驾之功的萧定非和已经成为临淄王妃的萧姝。
群臣也不由得感叹:“陛下还是重情重义啊!”
萧氏一族被贬为庶人,流放岭南,萧姝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侧妃对她也失了敬畏之心,姚侧妃是知道太后的处境的,太后帮不了萧姝,她也不必顾忌。
好在还有乐阳长公主沈芷衣帮她,萧姝也算体面。
临淄王沈玠对这个表妹也有点怜惜,日子一久,萧姝的日子也回到了从前。
岭南多瘴气,一路上也艰辛非常。
诚国公府的人在流放路途中吃了不少苦头,没几个到达岭南。
到了岭南,也不过半年功夫,长久跋涉亏空身体,又要时时服劳役的几个人,也陆陆续续地病死。
诚国公府,现在只剩下一个假血脉萧定非,和一个掀不起风浪的临淄王妃萧姝。
沈琅这些年多病,姜雪蕙的注意力难免要从孩子身上挪下来一点,为了补偿两个孩子,宋贵人和宋才人的狗生了小狗,姜雪蕙就给两个孩子一人聘了一只,以作陪伴。
沈琅也喜欢那两只狗,尤其喜欢沈棠的那只白面黄狗,沈极的五黑虽然也好看,但没有沈棠那只亲人。
不过沈琅也不厚此薄彼,两只狗都是一样的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