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懂他的心事,当他是个知己。凌云彻心里一阵激动,又落寞下来,有些话、有些事、有些情,只能心知肚明,不能言之于口。
凌云彻道:“能让娘娘感到有所安慰,微臣就不枉此生了。”
凌云彻原本想说的,是“能让娘娘感到有所安慰,是微臣的福分”,可话到嘴边,却突然不受控制了,那显得暧昧丛生的“不枉此生”,就这么脱口而出。
如懿心里一动,开口道:“本宫很开心,能遇见你这个知己。”
知己是心意相通的委婉之语,心意相通往往能催化情爱。
世间的男女引彼此为知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彼此有情,以知己之语委婉表白;二是不能见光的关系,拿知己当作暧昧的幌子。
如懿和凌云彻,显然是后者。
次日,天色还昏暗着,弘历便起驾往前朝去了。
汪若薇也没了睡意,干脆也不再睡回笼觉了,吩咐道:“瑞珠,叫小厨房准备杏仁露,我早膳要用。”
说罢,便就着殿内烛火,翻起了书,几乎透明的玻璃灯罩,将烛光映得更加明亮。
汪若薇支着脸颊,眼睛看着书,思绪却跑远了。
厄音珠评价汪若薇,说她精明,那是一点儿都不错的。
感受到如懿的敌意,汪若薇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已经盘算着着小宫女多与储秀宫宫人走动,打探如懿的好恶与日常了。
储秀宫的宫人,比较倒霉,没遇着一个阔气的主子就算了,这主子还格外严苛。
如懿的消息,便格外好打听,几乎用不着怎么套近乎,废力气了,碎银子荷包往那儿一塞,问什么,就答什么。
汪若薇听着瑞珠的回话,摸着自己的脸,奇异道:“果真如此吗?我生得像娴妃娘娘?”
汪若薇怎么也想不到,她老了会是如懿那副样子。
现在的如懿打眼一瞧,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她和汪若薇相像的。
知道了自己容貌和娴妃相像一事,汪若薇也理解了娴妃针对她缘由,没有一个女人,愿意看着与年轻的自己相像的另一个女人,夺得她夫君的欢心,尤其是,她已经年老色衰,不能再得夫君恩幸,只能靠着那点回忆,度过冰冷的夜晚。
汪若薇明白,娴妃是不可能与她交好了,她接着问道:“对了,你方才说,娴妃喜欢提灯游宫?”
瑞珠道:“是呢,娴妃宫里的宫女、太监,都知道她这个喜好。”
汪若薇问:“那娴妃的宫人有没有说,娴妃喜欢游览哪些地方?”
瑞珠摇头道:“这倒没有。”
“奴婢也好奇问过,但是储秀宫的宫人说,娴妃晚上不喜欢太多人跟着,都是容佩姑姑陪着娴妃的,容佩姑姑性子厉害,没人敢问她,也就没人知道了。”
汪若薇心里一阵异样,这太奇怪了,喜欢夜游没有什么,可是大晚上的,天这么黑,还是很吓人的,不应该多带几个宫人吗?只带一个宫人是什么意思?还只带心腹宫女?
怎么想怎么奇怪,这架势,想是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汪若薇心里猛地一跳,又定了定神,往更深处问下去,“娴妃这个癖好,储秀宫的宫人没有议论吗?其他宫里的娘娘们,就不好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