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上的三节课是政史地,正好全都是她的菜,主科里最好的是语文,数学平平,英语就是差的水平。
眼看着都高二下学期了,很快就要走到高三,五三,也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最近开始成了她的心头好、掌中宝,高考真题最具有价值,因为这就是往年高考的题目,可以说,五三大概是每一个要接触高考的学生免不了的试题书。
如果要问,难道她不记得上一世的高考了吗?不好意思,那个时候她比孟宴臣小七岁,她现在高二,上一世的高考时间,应该是在八年以后的高考。
政治的话,她很喜欢画思维导图。在高考大题的时候,基本不会考大段大段书上的知识点,这一点在政史地三科上都是共通的,尤其是政治和地理更显著些。
更何况政治书有目录,这个画的思维导图可以类似于将目录下所有详细的知识点写了下来,高考出题不会直接问书上的考点,题目而是要求用目录所指代的知识回答,书上的知识点左一块、右一块,难找,也分散得很,不如用大量的习题题目和答案概括出模板,同时关注时政,利用所学联系实际。
历史的话,她一样也是喜欢画思维导图,也就是大事年表思维导图,利用背景、事件、结果、意义的方法来背诵。
地理的话,死记硬背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地理高考的时候考的题非常灵活,譬如地理选择题最后一道经常都是阵亡了一大片,而正确答案往往出人意料,譬如问,为什么地坑院要种树?答,为了提醒路人别掉下去。谁能想到,答案是这种答案?本来以为多高大上呢。地理考的很多是底层逻辑。据说像政治的题就是政治题,像历史的题就是历史题,除此之外,剩下都归纳于地理。地理主要还是要练习和记忆。
她更多的是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在高考大量试题中总结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相同文体,相同题型的点很是相似,然后将这些题吃透,这一点,无论是政史地都是一样的。
语文,刷真题,背作文议论文的模板,积累优秀句子。
数学,只能靠着大量刷题补弱补基础。还有靠孟宴臣,她对他的数学是很有信心的。数学堪称是文科提分的关键。咬住宴臣不放松,数学定能提升中。
英语,额,心痛,不说了。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就好像现在放了学,她就放飞了自我一样,拉着孟宴臣去逛学校附近的小吃摊子了。
叶为萤哇,这个芋泥提拉米苏好香啊,我想吃这个!
她前一秒还看着这边,下一秒目光就飘到那边去了。
叶为萤孟宴臣,你帮我付一下钱,我去看一下那个西瓜。
孟宴臣好。
西瓜会被老板切成一块一块的,去了西瓜皮,然后装进袋子里,叶为萤提着西瓜袋子的时候,孟宴臣已经买好了过来。
叶为萤孟宴臣,你尝一下这个西瓜,好多汁。
孟宴臣是很甜。
叶为萤提拉米苏多少钱?
孟宴臣老板说我们正好是44位客人,给我们免单。
叶为萤这么幸运的吗?我就说我会一帆风顺的吧。
其实并不,实际上孟宴臣付了提拉米苏的钱,只是跟她这么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