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晚宴当晚,伊氏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宴会厅流光溢彩,名流云集。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空气中弥漫着奢华与公益交织的独特气息。
(夏念希)穿着量身定制的晚礼服,站在聚光灯下。她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伊诺)的话和宋子逸的叮嘱。当主持人宣布她上台致辞时,她缓步走去,每一步都努力走出伊诺应有的沉稳与气场。
站定在话筒前,灯光有些刺眼。她能看到台下苏兰心审视的目光,伊浩渊深不可测的眼神,李哲带着兴趣的打量,顾宸鼓励的微笑,以及宋子逸如同定海神针般立在角落的身影。
短暂的沉默后,她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一丝刻意压低的清冷,但比真正的伊诺似乎又多了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温度。
“晚上好。感谢各位莅临‘再生与未来’慈善晚宴。”她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是宋子逸精心打磨过的稿子,她已背得滚瓜烂熟。“今晚,我们汇聚于此,并非仅仅为了慈善本身,更是为了见证一种可能性——那些被遗忘、被废弃的,如何通过创意与善意,重获新生,甚至照亮他人的未来。”
她的话语逐渐脱离稿子的束缚,融入了她自己这段时间的真切感受。她谈到“价值”的重新定义,谈到“创造”的力量,甚至引用了些许在筹备过程中看到的、来自受助项目的温暖故事。她的语气依旧保持着克制,但那份真诚却透过精心维持的冷静面具,隐隐传递出来。
台下的人们安静地听着,许多人眼中流露出惊讶。这位以冷酷闻名的伊家继承人,今晚似乎有些不同。她的发言依然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却意外地不显得那么不近人情。
苏兰心微微挑眉,似乎对女儿的表现略感意外,但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伊浩渊的眼神依旧深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酒杯。李哲听得更为专注。顾宸则几乎要鼓起掌来,觉得眼前的“伊诺”简直在发光。
致辞结束,掌声雷动。(夏念希)微微颔首,走下台,后背已惊出一层细汗,但心脏却因为成功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而激动地跳动着。
晚宴流程按计划进行。展示环节,那些由废弃材料改造而成的艺术拍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件背后都有简短而有力的故事介绍。竞拍环节,气氛热烈,许多物品都以远超预期的价格成交。
宋子逸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场内,时刻监控着一切。他注意到有几个匿名报价试图参与,但都被他预先设置的资金审查防火墙拦下。对方似乎只是试探,并未有更进一步的举动。一切看似顺利。
屏幕前的“观众”:
与此同时,在夏念希的家中,(伊诺)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晚宴的现场直播画面。
她看着(夏念希)站在台上,穿着昂贵的礼服,说着那些融合了商业逻辑与微弱温情的话语,眼神平静无波。对她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对“替身”执行任务的远程评估。
“台风还算沉稳,语气模仿度85%,引用的公益案例有效提升了情感共鸣指数,整体表现超出预期。”她冷静地在心中打分。
当镜头扫过那些拍卖品时,她的目光多停留了几秒。那些由废旧物资蜕变而成的艺术品,其核心理念与她之前美术馆的“调研”和学校艺术节的实践一脉相承。看到自己的无意之举被(夏念希)延伸发展,并真的创造出实际价值和影响,一种极其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她心中浮现——那并非成就感,更像是一种确认:确认某些看似无用的“感性”投入,偶尔也能产生可量化的积极输出。
她也注意到了台下父母的表情,李哲的兴趣,顾宸的狂热,以及宋子逸时刻保持的警惕。她像一个局外人,又像一个最深入的观察者,分析着这场盛大演出的每一个细节。
意外的插曲与得体的应对:
晚宴进行到一半,一位侍者不小心将少许酒水洒在了一位重要女嘉宾的裙子上。场面瞬间有些尴尬和慌乱。
(夏念希)第一时间注意到了骚动。按照她过去的性格,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此刻,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起身,从容地走了过去。
她没有急于道歉或指责侍者,而是先关切地询问女嘉宾是否被烫到,然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低声却清晰地吩咐:“立刻带王女士去VIP休息室,准备最新的干洗设备和护肤礼盒。通知品牌方,立刻送三套适合王女士尺码和风格的当季新品过来供她挑选。”
她的处理方式冷静、周到、高效,既安抚了嘉宾情绪,又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失误,将一场潜在的事故转化为了展示伊氏体贴服务的机会。这番得体应对,赢得了周围宾客赞许的目光。
屏幕前的(伊诺)微微点头。这一项,可以加分。夏念希正在学会运用她身份带来的资源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晚宴最终圆满落幕,筹得的善款远超预期,社会反响极佳。(夏念希)站在门口送别宾客,接受着众人的祝贺,脸上维持着得体的微笑,内心却充满了疲惫与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她做到了。她真的以伊诺的身份,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而遥远的家中,(伊诺)关掉了直播窗口。宴会结束了,她的评估也完成了。她站起身,走到书桌前,上面还摊开着夏念希的数学试卷。对她而言,下一个任务,或许是解开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题。
两个舞台,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功。她们在彼此的身份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考验,也收获了各自的成长。夜晚落幕,但她们错位的人生,仍将继续。而经此一役,某种更深层次的信任与默契,正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