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
事情便就这样定了下来,买凶杀人和杀人灭口都是他一个人干的。
别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揣着明白装糊涂,糊弄过去也就算了,难道还真指望庆帝会为这事儿惩罚自己的亲儿子么?
对这些高高在上的皇族来说,百姓的命不是命,不过是区区几条人命怎配让天潢贵胄的二皇子殿下认错呢?
可有人愿意这样糊弄过去,自然也有人不愿意。
督察院的御史赖成名便是这个不愿意的人,朝会上,他先是参范闲与范建的种种罪名,在范建认错认罚之后又参二皇子指使范无救买凶杀人,在事情败露之后又杀人灭口。
不仅如此,赖名成还查出朝中不少官员都有大量来路不明的钱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和李承泽关系密切,赖名成恳求庆帝彻底查清楚李云睿和李承泽走私之事,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一片哗然,可庆帝以查无实证为由当场拒绝。
真是一个理由用到底,光明正大的护着自己儿子,若是寻常人大概也就罢了,可赖名成与其他人不一样,此人就是一条疯狗,自上任御史以来那是见人就咬从不讲道理,更不畏强权。
相反,你越不让他查他越要查越要参,因为这样才能彰显他的公正不阿。
因此,即便庆帝表明了不想查这件事,他也依旧要求庆帝重审范无救。
这便不好拒绝了,不过李承泽对此并不在意,甚至附和道要狠狠的查,因为他心里清楚,范无救不会改口的。
毕竟按照时间推算,现在的范无救应该已经“畏罪自尽”了。
事情到这里,范家父子罚俸半年,二皇子李承泽禁足半年,按理来说便算告一段落,庆帝也是这般认为。
可赖名成就不是个知道见好就收的人,当即道他还没有参完,这回参的是陈萍萍,不独一个陈萍萍,而是整个鉴查院。
不仅陈萍萍,他还参庆帝本人。
说庆帝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话一出口别说现场的大臣,就连事后听范闲转述的李秋水也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是真的奔着死去的啊,真想流芳千古呢?
“陈萍萍说,赖名成不是错在参了鉴查院和陛下,而是错在他主动找我寻求合作,看了鉴查院的卷宗。”
因为鉴查院向来独立于六部之外,只听庆帝一人的调遣,赖名成动了情帝的逆鳞。
也是因为,此事一过后范闲便成了真正的孤臣,因为内库如今尾大不掉,旁人接不下来,所以就算范闲与林婉儿的婚事解除,最终这内库财权还是只有交到范闲手上。
叶轻眉留下的东西,只有她的儿子可以真正接手。
鉴查院也是同理,这样一个掌握着内库财权和检察院权柄的人,庆帝怎么可能真的放心呢。
所以,他只能是个孤臣。
可从始至终庆帝都没问过一句范闲愿不愿意,或许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荣耀。
事实上,越是了解当年的事,李秋水就越是清楚,范闲这一生,要么老老实实的在儋州做他的少爷,但也注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