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
苏
我自幼便对“饿”这个字眼格外的敏感,这个字令我觉得有一种极深的无力感,那是一种让人难以言喻的感觉,深深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令人窒息……
儿时同父亲一起看手机是我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二零一六年的那个午后,那时我正同父亲躺在床上悠闲的刷着视频,当父亲刷视频的手指停止时,我便认真地观看起了那个随机刷到的视频。至于那视频的发布者我早已忘却。视频内容讲述了一位老人晚年的悲惨生活,当我看到中间时,父亲不禁发出感叹:
“这老叟也太可怜了,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是个问题啊”!
父亲的这番话,令儿时那无知的我说出了发自内心的疑问:
“都是新中国了,难道还有吃不饱饭的人吗”?
“那可太多了”!
但我还是难以理解,父亲又为当时的我耐心讲解了一番,导致儿时我认为人人都可以填饱肚子的想法逐渐破灭了。
“那他们饿了想吃东西怎么办啊”?
“如果有的吃就吃,没有吃的就只能饿着了呗”。
父亲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对那时的我而言,仿佛有巨石般的重量,而“饿”这个字更是有千钧之重。这视频里面所讲述的故事和父亲所说的话,刷新了我以往的认知,幼时的那一颗复杂的种子,便因此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一直到后来我上了初中,这个字的重量仍不断提升,关于“饿”这一类的故事,了解的多了,自然也会有了感慨。
感慨终将还是感慨,有些事通过听说和想象是无法体会的。直到我真的体会到了这个字强大而又恐怖的杀伤力。
初二上半年刚开学不久,早上我因在宿舍的值日问题,导致我错过了食用早饭的时间。再加上那一日早上的饭菜实在是不合我的胃口,而我又是一个挑食的人。又看到空旷的食堂就餐区里空无一人,这更加坚定了我不再吃饭的想法,随即我便径直的离开了这里。当时我想着才一顿早饭,对于我这年轻力壮的人意义并不大,少吃一餐又能怎样呢?于是我便快步走向教室,准备开启一天的课程。
早自习和第一节课很是坚挺,但随着我略有劣势的数学课来临时,我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整个身体开始吃不消,仿佛被抽去了灵魂。以至于后来老师向我反映说我今天的听课状态相比以往糟糕了不少。
终于挺到了下课时间,有了苹果和牛奶的加餐供应,我赶忙将那红透的苹果往嘴里塞,在加餐的效力之下,我终于有了力气撑到午饭时刻。讲真的,饿肚子是我所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了!
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我在读小学六年级时被两个追逐打闹的同学撞倒,我那不争气的韧带随之断裂。我在二院住院时,母亲和父亲尽心尽力的照料我,老师和亲友们也时不时来探望我。为我带来了很多的美食。再加上因为我这次的伤势,父母也对我想吃的食物不会拒绝。这令我可以大饱口福,于是我便对“饿”这个字眼的意义逐渐淡忘。直到手术的日子终于到来,医生告知我的母亲:术前的十二个小时和术后的六个小时不准为我吃任何食物。就连喝水也都是被禁止的。那时母亲并未告诉我。护士在我输的液里新添了一份葡萄糖。葡萄糖所为我带来的强烈饱腹感以至于我并未觉得饿,母亲怕我实在忍受不住,所以母亲也跟着我不再吃饭。做完手术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东西。医生郑重的告诉我:要让我在坚持最后六个小时,便可以大快朵颐。虽然葡萄糖的效力依旧强大。但是心理作用又令我陷入了无尽的痛苦深渊。当我右脚的韧带如琴弦般断裂时,当术后麻药的效力降弱后带来难以忍受疼痛时,我都没有真正的掉下过一滴泪水。为有当我听到这六个小时我无法进食的消息时。那一刻我哭的歇斯底里,我并不害怕疼痛,我所害怕的是饥饿。
初中学习历史常会在课本或资料上遇到饥荒和战乱等词汇,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当那时我因为一些琐事未能按时吃饭,而因此陷入了痛苦的饥饿时。到宿舍朋友为我泡的泡面也感觉到如玉盘珍馐般美味。我突然理解了历史书上的那些词汇。我尚且有饱餐一顿的机会,可古时候的灾民呢?
这些事的发生令我对“饿”这个字无比的畏惧和敏感。有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经常与宿舍中的刘同学爆发矛盾,甚至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但当那天我们照例吵架,我正满脸讥讽的表情看向他,舍友们也都站在我这一方。但刘同学似乎不再还口,我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但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实在忍不住拖着他那疲惫不堪的声音说:他饿了,不想再吵架了。
我满脸讥讽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在舍友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将那块蛋糕塞到他的手中。舍友们仍然不敢想象,上一秒还矛盾至深的两人,现在竟送起了食物。这于我而言意义并不大,毕竟天下哪有过不去的恩怨呢?
和女友聊天时,听女友兴致勃勃地吐槽她那位姓杨的同学所犯下的“恶行”时,我对这些事并不关心。只觉得那位姓杨的同学十分的出格,甚至说,我觉得女友所说的“她”的恶行,简直令我感到嗤之以鼻。但当女友说到那位杨同学父母离异,只能同她的父亲和弟弟一起生活时,之前对她的厌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同情与怜悯。她和我的女友差不多大,应该只大我一岁。但是我想,父母的离异都是有原因的。或许之前她就因此而受到过刻骨铭心的伤害,对一位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来说,失去母亲是万万不能的事,我尚且不知道她的父亲是什么品德的人,但当她生理期时,又有谁能照顾她呢?她的钱够花吗?更重要的是,她能吃得饱饭吗?……想到这儿,我便找了个借口,将这话题给草草结束。
唉!如果人人都可以吃的饱,穿的暖。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场面啊。如果有人和我说饿。我会毫不犹豫的将我的食物分享给他。即使同学和朋友们对此不能理解我的行为,但是我想说:我是一个作家,我给出去的并不是食物,而是一个人在饥饿时的救药。是我文人风骨的体现。当然了,也有人说我太多愁善感了。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上天给了我男人的身体,却又给了我像女人一样多愁善感的能力。但当我读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默契,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的包裹着我。是啊,如果真的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吃的饱穿的暖,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的话。即使那时只有我王渝泽一人挨饿受冻,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虽然我是一个害怕饥饿的人,但是我更害怕全天下的人民生活困难!等真到了全天下的人都衣食无忧之时,即使我因此而献出生命,我也绝对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