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大妈两次来看秀禾,虽然只是坐着轿子来,但镜头是快节奏的,配乐是急促的,观众一看就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东方娱乐评价)
反方观点
该剧的音乐很诡异,比如在秀禾被娶进门后,老爷一直没有回来和她圆房,秀禾一天做噩梦醒来,用烛光照着老爷的照片,这时的音乐就有点闷得慌,和剧情不符。(北方娱乐评价)
如果说《甄嬛传》用10年证明一部当年饱受争议的清宫剧是如何在同行衬托下被封神(盘点详见《《甄嬛传》10周年:从吐槽声里走来的清宫剧标杆》),那么《橘子红了》则用20年见证了影视剧和明星是如何影响一代年轻人对于婚礼服饰的偏好。没错,我们这次要聊就是以《橘子红了》女主角名字命名的“秀禾服”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式婚服。
秀禾服 从戏服走出来
现在如果你用“秀禾服”在网络上搜索,你根本无法确定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款式,脑内残影只剩下红彤彤里点缀的金灿灿的中式喜庆影像。至于设计上的细节变化,每一家都似乎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唯一达成共识的恐怕便是都叫做“秀禾服”。20年间,“秀禾服”完全摆脱了《橘子红了》里叶锦添的戏服影响,几乎晋升成为了“中式婚服”的别称。
与《甄嬛传》相似,《橘子红了》在当时也受到了不少抨击,不过主要集中在影视剧的文化格调上。有人觉得《橘子红了》是一首关于被压迫的传统女性的哀歌,也就有人会认为这是用诗意唯美的视觉包装美化了一个思想陈腐和内核苍白的悲剧。但从这点上也不难看出,在服饰造型部分对担当服装造型设计的叶锦添主要是正面评论,尽管在这部剧里已经出现了他后来在2010版《红楼梦》里大量使用而造成观众不适的“贴片子”发型设计。
叶锦添在接受柏邦妮访谈时说:“我想要的是穿越时空的古典。非常的古典,但是这个古典其实是非常现代的。我做古代的东西,但是其实是非常非常未来的。”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叶锦添的理念倒是一直没变,只是交出来的作品褒贬不一,在《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的年代,他的设计广受好评,并且制造出了不少“爆款”(相关盘点见《叶锦添:国风“爆款”制造大师 | 剧说有个人》),叶锦添那些符合古意但又并非历史的设计,被后来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所继承所发展,如“秀禾服”脱离原本剧集的束缚,以“中式”之名义、“古风”之旗帜沉淀下来。《橘子红了》的故事背景设定大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剧中的服化道都在刻意模糊年代感。从服装造型设计来看,如果非要定位一个时期的话,角色秀禾的服装繁复臃肿更偏向晚清而非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