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封锁的第三天,寒气裹着细雨,噼噼啪啪打在窗户上。蔡丁坐在社区办公室的旧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敲得正欢。
屏幕上的Excel表格填了大半,他用三种颜色标着居民信息,红格子里是1栋的隔离户和有慢性病的,黄格子标着得天天送菜的独居老人,蓝格子就是林晚这样的独居年轻人。
蔡丁张奶奶的降压药得是硝苯地平,换了牌子不行。
蔡丁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在备注栏里把字加粗。指尖滑过鼠标,忽然想起昨天上门登记那会儿,3栋201的张奶奶攥着药盒反复叮嘱。 “小伙子,我这药换了牌子就头晕,麻烦你一定记牢喽。”他赶紧在表格里补了句:“每天上午9点送药,得核对药名。”
旁边的邹小溪抱着保温杯,手指头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这三天她就窝在办公室做线上统计,蔡丁却跑前跑后,早上帮隔离户送物资,中午核对需求表,晚上还得整理第二天的配送计划。她手里的表格是蔡丁凌晨发过来的,每一行都填得整整齐齐,连哪家孩子对芒果过敏、哪家要低脂牛奶都在备注里写得明明白白。
蔡丁转过屏幕,指着“特殊需求”那一列。
蔡丁小溪姐,你看这样行吗?红的标着急用药,黄的标买菜,蓝的标别的需求,这样配送时就不容易乱。
他眼底有淡淡的黑眼圈,显然熬了夜,说话嗓子有点哑,却带着耐心的笑。
邹小溪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头涌上一阵愧疚。那天她在办公室情绪崩了,说啥也不上门登记,是蔡丁默默接了这额外的活儿。
邹小溪挺好的,蔡丁,辛苦你了。我昨天看群里有人说菜送错了,你这么分类标着,应该能少出点错。
蔡丁笑着摆手。
蔡丁没事,大家都不容易。对了,3栋502的林晚一个人住,你多上点心。她前两天登记就说暂无需求,群里也不咋说话,我怕她是不好意思开口。
邹小溪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复杂。点开林晚的微信头像,还是那只蹲在樱花树下的猫,朋友圈停在三天前,最后一条是张小区雪景的速写,配文:“冬天总会过去的。”
她忽然懂了,蔡丁的表格里不只是冷冰冰的字,还有藏在细节里的热乎劲儿,是记着张奶奶用药习惯的上心,是对独居姑娘的悄悄惦记,是寒冬里想托住每个人的细心。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林晚坐在画桌前翻业主群里的表格截图。蔡丁这表格做得也太细了,她甚至在“备注”栏瞅见隔壁王大爷要“无糖豆浆”,斜对门李阿姨要“儿童口罩”。目光扫到自己那行的“留意情绪状态”时,她的手指头轻轻颤了一下。
桌角矿泉水瓶里插着前天蔡丁搁在门口的野雏菊,花瓣上还沾着点雨珠儿。林晚拿起画笔,在速写本上画下表格的一角,在“林晚”的名字旁画了个小小的太阳,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又添了行小字:原来冷冰冰的表格里,也能藏着暖乎乎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