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阳柳色寄王宰(760年春)
盛唐 · 李白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
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一作发前墀)。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简括: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此诗描绘春日江畔之景,笔触细腻,意象清新。首句点题,次句写柳,以东枝示意,意味深长。三四句以繁花喻雪,以乱丝比柳,描述春风之态,草木之别。末句寄托思念,感激春风,别有一番韵味。全诗情意深长,语言精炼,实为佳作。
翻译:
这首诗的大意是:
汉阳江畔的柳树,远远望去,好像在向东方枝条摇曳。
无数的柳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纷繁复杂,好像纷乱的丝织物。
春风吹送我的思念之情,草木大概已经知道我即将离别。
感谢你这位弦歌之宰,我西去大概还未迟。
评析:
首句“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首先点明了诗人所望的地点——汉阳江边,以及所望的对象——柳树。通过这种明确的指向,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对于这个场景的期待和向往。其中,“东枝”一般指的是东边向阳的树枝,给人一种温暖、光明的即视感,为下面的诗句展开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二句“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描述的是江畔的繁花景象。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朵比作雪,形象地描绘了花的洁白和繁盛。而“纷纷乱若丝”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的多彩和丰富,同时也暗示了春风的轻轻吹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生机。
第三句“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这一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传递情感的能力。这种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情感色彩。“草木别前知”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春风的到来,使得草木有了新的生机和变化。
最后一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诗人通过对于“弦歌宰”的寄语,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西来定未迟”则是通过一个虚拟的情境来表达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字词、丰富的艺术手法和深情的意境渲染,将春天的江畔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和乐观态度。
历史诗评无,典故:弦歌宰
割鸡 割鸡手 小邑割鸡 弦歌 弦歌宰 惜牛刀 武城 武城割鸡 武城弦 武城弦歌 武城声 武城鸡 牛刀 牛刀割鸡 牛刀小邑 牛刀发硎 解牛刀 试牛刀
相关人物子游 孔子
《论语注疏·阳货》~5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20~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简释
弦歌:喻出任邑令。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武城弦:咏重视礼乐教化。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卜“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武城鸡:喻大材小用。唐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牛刀:喻有大材之人。唐孟浩然《赠萧少府》:“鸿渐升羽仪,牛刀列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