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半月。”
“我帮阿娘调配粮草。”
“计划出来后,让你阿爹先过目。”
说着,阿瑶又捏捏他的小脸,孩子就得趁小欺负,长大就不好玩了,“玩去吧,晌午记得回来吃饭。”
李慕辞走出书房,回头看眼,“都不说让我见大臣,阿娘这是信我,还是没信我说的?……半月后就走,我得好好想想,找阿爹算账。”
李莲花鼻子一痒,打了好几个喷嚏:定是臭小子又在想办法整我,继续吃烤鱼吧。
挽起衣袖,去地里拔些萝卜出来。
很快,萝卜丸子,萝卜鸡蛋汤,萝卜炖鸡,凉拌萝卜丝,素炒萝卜,萝卜香蕉烤鱼。
还有锅中正在煎的方块糕,一股子萝卜味。
“花花,作甚要和萝卜过不去?”
阿瑶坠在李莲花身后,搂着他腰,“这萝卜,香蕉,鱼又是个什么新组合?”
“阿辞想吃的。”
“什么奇怪爱好,辛苦你了。”
辛苦没有,欢乐倒不少。
李莲花勾唇,拿筷子夹点鱼肉递到阿瑶唇边,“尝尝,味道还不错。”
阿瑶张口吃了,艰难的咽下,“真不是第一做?”
“第二次。”
“花花,这真是咱儿子喜欢的口味?真不是你存心整他的!”
“我是那样的人嘛。”
谁还知道谁啊,“孩子也就小时候好玩,能玩。”
“下来,我端菜。”
“我在你身后,又不碍事。”
“阿辞看到,不好。”
李莲花说着,把身后的阿瑶扯下来,再拿个萝卜丸子堵住她嘴,把装萝卜糕的盘子放她手上。
“端桌上。”
“不来点能吃的肉?”
“今天,明天,接下来的半月,都吃素,修心养性。”
白天就算了,但晚上吃素是不可能吃素的,“我看看,痕迹消了没?”
李莲花避开阿瑶的手,“何时出发拿下良崖?”
“跟我一起,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夫人厉害,无需我锦上添花。”
“需要,”正说着,阿瑶就听李莲花轻咳两声,“阿辞,去拿筷子用饭。”
哦,有什么是他不能听的吗?
拿筷子的李慕辞看到小厨房中烤鱼,脸一跨,“阿爹,怎么又吃烤鱼?”
“你说呢。”李莲花挑眉。
“阿爹辛苦了。”李慕辞假笑,“下厨这事,以后交给宫人就是,不然养着他们也是浪费粮食。”
“阿爹唯一的乐趣,阿辞也要剥夺吗?”
“阿爹喜欢怎样就怎样。”
阿瑶乐呵的看着李慕辞完败,“好了,吃饭。”
“阿爹辛苦,多吃点肉。阿娘也辛苦,多吃点肉。”
“你还小,多吃点肉,长身体。”阿瑶夹上一大筷子的鱼肉放李慕辞碗中。
……全程下来,估计只有李莲花吃的最舒心。
休整几日后,阿瑶招人到书房商议攻打良崖一事。
还顺便把要做咸鱼的李莲花给捞在身旁,把笔给他,把折子摊他面前。
李慕辞捂着嘴幸灾乐祸的笑着。
“笑什么笑,议事结束写篇文章来。”李莲花瞥眼,抬手在他脑门上来下, 又把面前的折子移些过去。
李慕辞顿时歇菜了。
片刻之后,宫人便在门口禀告,程大人等人到了。
“进。”
管兵的程之城,管钱粮的钱多多,管人的刘大人,管基础设施的韩大人等人都进来后,议事便正式开始。
宁国大军除去边境守军,禹城守军,谢危那边的三万,余思桐和萧九月领着的三万,还有二十万可调动。
兵不算多,但精兵不少。
行军路线,粮草机动,战后民心安抚,接替之官,人口户籍,土地丈量统筹分配等等,有的要规划细节,有的要有初步规划。
总之,这前面打下的城池,后方要快速接上。
直至夜班时分才散场。
大军出征,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车车粮草,在随行士兵的护送下,轱辘轱辘的离开城门,奔向那从未涉足过的良崖。
只是这次,少了个一般会同粮草一道先行的谢军师。
“这又是去打哪啊?”
“等赢了就知道了。”
“打哪都行,再过不久,就会张榜招人。”
“张榜招人,这又怎么个说法。”
“我跟你说,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旁人。”
一个像似读书的中年人,左看右看后,才和问他那人头靠头的说着,几年前打禹城之前发生的事。
看到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竖起耳朵听。见那人看过来时,就有人心虚的高声道。
“我知道,这次是去打良崖。”
“兄弟,给咱说说,怎么就打良崖呢?”
他哪知道,就是慌乱一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