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春天,“诺亚方舟”项目正式竣工。
新落成的动物庇护所宛如一座生态花园,太阳能板覆盖的屋顶与绿植墙相映成趣,雨水回收系统让每一滴降水都能循环利用。
开馆仪式上,国际动物保护联盟授予“草莓之家”“全球可持续救助典范”称号,颁奖词中写道。
“他们不仅拯救生命,更重塑了人与动物共生的未来。”
球球离世的那天,整个基地笼罩在静谧的哀伤中。
肖战和王一博将它埋葬在开满雏菊的山坡下,墓碑上刻着“治愈者与被治愈者”。
当晚,两人翻看着球球的相册,发现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初遇时蜷缩在笼子里的金毛幼犬,与如今相册里陪伴过无数生命的“治愈大使”重叠。“
它教会我们,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肖战轻声说,王一博默默握紧他的手,窗外,新救助的一窝小奶狗正透过育婴室的玻璃,好奇地摇着尾巴。
随着“Animal Link”平台用户突破千万,一场全球性的“云救助”行动悄然展开。
在东南亚海啸灾区,志愿者通过平台实时上传受灾动物坐标,AI算法迅速生成最优救援路线。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护林员利用平台直播受伤野生动物的救治过程,吸引全球兽医在线会诊。一次,平台甚至促成了跨物种的奇迹救援。
澳大利亚的考拉与加拿大的北极熊,因用户分享的视频获得跨国医疗团队联合救助。
这年秋天,“草莓之家”迎来一位特殊访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
对方提出合作邀请,希望将“草莓之家”的救助模式编写成全球青少年公益教材。
肖战和王一博带领团队日夜筹备,将二十年的救助经验浓缩成图文并茂的课程,其中“布丁的重生”“球球的使命”等故事被改编成动画,在全球校园播放。
某个深夜,王一博突然被手机铃声惊醒。
平台预警系统显示,邻国发生大地震,大量宠物和流浪动物被困。
两人立刻启动国际应急救援预案,不到两小时,由各国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已集结完毕。
当救援画面传回基地,看到曾经在“草莓之家”培训过的外国志愿者,正小心翼翼地从废墟中抱出一只小猫时,肖战和王一博相视而笑。
这场始于两只手的守护,早已汇聚成跨越山海的力量。
晨光再次洒向“草莓之家”,肖战和王一博站在新落成的国际救助交流中心前。
远处,年轻志愿者们带着动物治疗机器人走向康复区。
近处,全息投影技术正在为孩子们展示濒危物种的3D影像。
“下一个二十年,会是什么样子?”王一博问。
肖战望着漫天朝霞,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
“会是所有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的模样。”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草莓之家”早已发展成集科研、救助、教育于一体的国际性动物保护综合体。
在基因实验室里,科研团队正运用最新生物技术,为濒危物种培育健康胚胎。
隔壁的虚拟现实体验馆中,孩子们戴着特制眼镜,沉浸式体验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亲手“投喂”虚拟世界里的熊猫幼崽。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肖战收到一封来自非洲的邮件。
发件人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附件里的视频中,黑皮肤的孩子们围坐在教室里,认真地临摹着教材上“草莓之家”的救助故事。
画面切换,他们举着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动物模型,用稚嫩的声音喊着。
“谢谢中国的哥哥们!”这一幕让肖战眼眶发热,他立刻把视频分享给王一博,对方回复“看,我。
们的教材真的在改变世界。”
某天深夜,“Animal Link”平台突然涌入大量求助信息。
北极圈附近的冰原出现异常高温,大批北极熊因栖息地消融陷入绝境。
王一博紧急召集全球顶尖的生态学家、兽医和志愿者,通过平台启动“冰原守护者”计划。
他们不仅利用无人机为饥饿的北极熊投送食物,还运用低温科技搭建临时冰架。
这场持续数月的救援行动,被制作成纪录片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播放,引发全球对动物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草莓之家”开始涉足野生动物保护领域。
他们与多国政府合作,在亚马逊雨林、非洲大草原等地设立生态监测站,利用卫星定位和AI分析,实时追踪动物迁徙路线,预警盗猎行为。
在一次行动中,监测站发现了非法偷猎团伙的踪迹,志愿者与当地警方配合,成功解救了数十只濒危犀牛。
这一年,“草莓之家”举办了首届“全球动物守护者峰会”。
会议现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代表们分享着各自的救助故事。
一位来自印度的老奶奶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草莓之家”的帮助下,将贫民窟的流浪牛变成社区“明星”。
一位美国青年展示了他利用平台数据设计的流浪动物智能喂食器。
这些故事,让肖战和王一博深刻感受到,爱心早已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又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肖战和王一博漫步在基地的花园中。
他们收养的第一只残疾猫咪“点点”,如今已是十几岁的“老猫”,正懒洋洋地趴在长椅上晒太阳。
远处,新建成的动物文化博物馆灯火通明,里面陈列着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动物保护珍贵资料。
“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肖战轻声问。
王一博笑了:“现在看来,我们的梦想比想象中还要辽阔。”
夜风中,传来动物们此起彼伏的叫声,仿佛是生命谱写的永恒乐章。
肖战和王一博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这场关于爱与守护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