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来的很快,杨盈也不墨迹,将前线的情况说明,当机立断道:“长庆王受伤昏迷,孤须得去前线支援,王丞相监国,邓指挥使辅政,众卿有何异议,一切等战事结束后再议。”
杨盈没打算给大家提意见的机会,她只是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同时也没打算带走多少安国的兵。
没了李同光这个轴承在中间周旋,安国公和丹阳王之间一定会有摩擦,哪怕双方都心知肚明大敌当前,也绝不可能完全放下国界之别心无芥蒂地联手抗敌。
她不是去帮忙打仗的,而是去稳定军心。
杨盈是梧国的公主,同时也是安国的摄政王妃,她去前线,最能稳定两国联盟。
明理的臣子们都知道杨盈去接替李同光的位置最合适,可他们还是担忧她一个女子能否安然上战场。
“孤女扮男装出使安国时经历过数次暗杀,危险程度不亚于战场,诸卿不必担忧。”试图用嘴角的笑容安抚臣子的忧虑,但看起来收效甚微。
杨盈索性也就不再笑,只道:“众位都是朝中的老人了,即使孤和长庆侯不在,孤相信众卿也能稳定后方的。散了吧,孤收拾好后即刻便会出发,也不用送,众卿一切照常便好。”
众人只能点头应下,各自归去。
杨盈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是派人去了一趟初国公府,从初月手下要走了八百骑奴,再加上安都分堂大部分堂众,凑齐了九百人,轻装简行往天门关赶去。
队伍出发时,大臣们都听话地没有来送,只有初月一路骑马跟在旁边依依不舍,“王妃你一定要小心啊。”在她眼中杨盈只是个柔弱的小姑娘,实在是放心不下杨盈上战场。
可是她也清楚,杨盈必须要去。
“等我凯旋回来,找你喝酒。”杨盈笑着扬起马鞭,在初月的目送下纵马疾驰而去。
大军人数众多,纵然全力行进抵达天门关也需要八九日,杨盈虽然心急,也只能在路上将这段时日熬过去,同时派人沿路打点驿站,以便截留前线来的军报。
但一直到第四日中午,他们都没有再收到新的军报,杨盈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说明前线出大事了。
但凡有余力,李同光和宁远舟不会忘记给她传军报的。
“殿下,前面有马!”侍卫眼尖地发现前面的大路上有一匹马漫无目的地踏步,看背上的马鞍应该是军马,可却不见骑马的人。
再靠近些许,杨盈一眼认出马背上搭着的布袋是元禄的,当即扬鞭策马快速靠近过去,确认是元禄的马无疑。
“找!马在这里,人肯定在附近!”
杨盈心中有不好的预感,当着将士们的面却只能表现得一派镇定,驱马在附近的树林中寻人。
很快,东边的草丛中有声音传来:“王妃,找到了,这里躺着一个人!”
杨盈立刻跳下马奔过去,见元禄躺在草丛中昏迷不醒,她的心脏漏跳一拍,紧接着以一种她自己听了都害怕的速度急速跳动起来,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往心脏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