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不曾想到黎昭知道的竟比他所查到的还要更多一些。
既如此,那他所求可还有实现之可能?
自然是,有的。
水镜流转,停在了北磐暗中入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黎昭挥手收了神通,看向房中神色各异的两人:“若是李隼知晓此事,有几分可能即刻出手,迎击北磐?”
若是不知晓安帝曾勾结北磐,李同光敢说有七成可能,而今见了这水镜中事,李同光却连三成的把握都不曾有。
帝心并不难测,特别是今上几乎从不掩饰他对人心的玩弄、权术的热衷。
他只爱他自己,只爱权势带给他的千秋之名;文武百官,尚且不过泥胎傀儡,更何况于百姓黎明。
李同光不答,可却已经将答案尽数道出。
“那若安帝驾崩,余下皇子之中可有可堪为帝者?”
依旧是沉默以对,好竹出歹笋易,歹竹出好笋难。
金尊玉贵的权势窝中养出的殿下,和他们父皇一眼眼中只有权欲。
太子之位,九五尊冕,那才是他们仅有的追求。
黎民百姓,从未入他们之眼,又何谈怜百姓之苦?
止战止戈,不过笑话。
更何况……
“娘娘的死有大皇子与他母族的手笔,所以大皇子必须得死。”
至于二皇子,他是娘娘的血脉,任如意不会伤他性命,但也绝对不会允许他继续那般如意的活着。
娘娘有多看重二皇子她是知道的,既然他让娘娘失望,那她就让二皇子加倍失望。
他想要皇位,她便让他此生无缘这个位置。
“安帝还有个小皇子是吧?”黎昭点了点桌面,毫不避讳的在安帝重臣面前安排安帝死后位置的归属。
换一个朝堂有点难,可换一个帝王却不难。
襁褓之中的幼子登基,自然需要一个辅政的王,她觉得李同光就不错。
朝堂重臣,战功傍身,又有皇室血脉,又是初国公女婿,有沙西部支持,当一个摄政王绰绰有余。
就看这场富贵,李同光接还是不接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位置李同光自然是想要的,可他不希望这个代价是他与黎昭她们彻底划清界限而得来的。
只可惜,黎昭只是通知,而不是商议。
她急于解决这些事后去算一笔已经憋了二十余年的账!
“好。”李同光咬牙应了下来:“那梧帝,你打算如何安排?”
“帝王可以没用,但绝不可以刚愎自用。让他在临死之前发挥一波作用吧。”
黎昭已然想好梧帝的归处。
死于北磐人之手,为那些死去的战争的无辜之人赔罪,用他的血肉,铸就扎向北磐人的第一支利箭。
至于梧帝死后的梧国?
英王的鬼蜮伎俩她不喜欢;丹阳王虽有治国之道,但却对百姓难有怜悯之心。
杨盈,礼王,是她择定的下一位王。
萧后腹中是为公主,天道已然告诉她此事。
既然如此,黎昭相信比起丹阳王继位后她与腹中孩儿不确定的未来,她会更加愿意支持杨盈继位。
既然以梧国皇四子的名号出使,那便坐实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