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1年,漠北的匈奴与东北新生的羌族发生冲突。双方多次大战,最终在公元前698年,羌族击败匈奴,控制漠北地区。匈奴前往新疆一带。
羌族首领拓耶回可达在上京(可能在今天的吉林境内)称帝,建立北魏帝国。
北魏在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94年先后攻下今天的蒙古地区,面积达到了237万k㎡。

在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89年,北魏的实力逐渐强大,对平王朝造成威胁。
公元前687年~公元前681年之间,北魏多次南下进攻平王朝,平王朝北部受到了重创。辽东的晋国和辽西的吴国连战连败,向中央求救。
平顺帝在巩固了内乱之后,决定对北魏用兵,以彻底铲除北魏对平王朝的威胁。
公元前677年,平顺帝命大将许尊敏和鲍叔牙率领15万大军北伐羌魏(由于是羌族建立的北魏,所以又称“羌魏”)。
但由于不熟悉草原地形和气候,战争初期,平朝跟北魏的战斗非常不顺利,接连惨遭失败。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许尊敏采用包围切断,前后夹击的战术,在下京(今通辽)全歼北魏军主力,此次战役成为平魏战争的转折点。
公元前676年,中京战役爆发。
这场战役持续了三年,最终平军以损失4万人的代价拿下了中京,并将5万北魏军歼灭。
此后的战争,北魏军一溃千里,平军败一鼓作气,不仅收复了自己的领土,还拿下了不少北魏的领土。
公元前674年3月,北魏的第二位皇帝拓耶阿智机,就是平魏战争的发起者。
他在战争节节败退,平军即将进攻到北魏的首都上京的时候,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了弟弟拓颜汇和颜,自己则逃往了乡下。
结果巧不巧。
他刚刚逃离上京几百里,就遇到了平军大部队,他本人及他带领的下人全部被俘虏,后被押回洛阳见了平顺帝并上了刑架。
……
公元前674年4月,平军包围北魏首都上京,上京战役爆发。
经过了几十天的惨烈战斗,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北魏的第三位皇帝拓耶汇和颜被迫率众出城投降,后被押送回京。
出道即巅峰的北魏仅仅存在了24年就灭亡了。

北魏灭亡之后,平王朝并没有去管辖北魏的领土,而是直接南下归京。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平王朝不直接管理北魏的领土呢?
一是因为北魏的领土都是气候低寒且人烟稀少的荒地,派军驻扎和管理不仅要消耗人力物力,还要消耗钱财,还不如不要;
二是因为北伐的原因是消除北魏对平朝的威胁,而不是要统治北魏的领土。
北魏灭亡告诫我们,以武力并不能使王朝长久,只有文治才能让国家久安。
北魏(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4年),共三位皇帝,国祚24年。
北魏灭亡之后,羌族再也无法崛起,而盘旋在今天的外东北黑龙江一带的武商部落却逐渐崛起并建立武商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新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