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7年4月的一天,一个伟大的明主在陈王府诞生了,他就是刘献,也就是后来的平顺帝。
公元前711年,平高祖刘佑驾崩。
22岁的太子刘朗与19岁的刘献争夺帝位。
刘朗好用武力,刘献懂得智谋。
刘献用离间计策反了刘朗手下的将领和大臣。
公元前710年初,刘朗手下的将领和大臣在咸阳发动兵变,射杀了刘朗,并投靠刘献。
刘佑只有两个儿子,便是刘朗和刘献,刘献把刘朗解决掉后,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并在公元前709年改年号为天平元年,成为了平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帮助下,指挥着平军将叛军击败,光复了洛阳。后又进攻建康,灭掉了“后齐”,平定了九天之乱。
后蜀秦国入侵川蜀地区,平顺帝率大军连续几次大败蜀秦国军队。蜀秦国被迫成为平朝附属国。
刘献重启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分封诸侯,并建立郡守制,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上的统一。
在北方羌族建立的北魏刚刚强大之时进行北伐,灭亡了北魏,稳定住了平朝的后方。
在天平48年,也就是公元前662年,平顺帝在北方隐患再起的情况下修建了长城,暂时抵挡住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也暂时稳住了前平。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文武皆重,百姓和乐,国泰民安,开创了“天平顺治”。
公元前640年,平顺帝将年号改为玄明,也就是玄明元年,此时的平顺帝刘献已是87岁的高龄老人了。
他在这一年,发出了向西域进军的怒吼!
在多次向西域发出通牒被拒绝的情况下,平顺帝决定进军,以武力让西域诸国屈服,老实当平朝的的附属国。
4月3日占天水,5月21日进兰州,6月30日攻西宁,7月9日陷武威,8月1日收金昌,9月16日入张掖……一直到10月底,酒泉以东的河西走廊皆入大平版图。
然而,到了11月,平顺帝突然病倒。
朝政被两派把持,一派为维斯派(意为将西征发扬壮大),一派为固始派(意为停止西征,安于现状)。
两派斗争非常剧烈,争权,争霸,争力,勾心斗角,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让本该养病的平顺帝异常担忧。
他非常后悔,因为平顺帝在晚年追求长生之术,听信宦官谗言,导致大权旁落,这为后来的平留之乱埋下隐患。
他不顾身体的病情,扭转局势,长期执政,尽力镇压两派政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于公元前639年12月25日彻底病倒。
顺乌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前638年1月26日,平顺帝刘献病逝,享年89岁。
纵观平朝的历史,没有一位皇帝比平顺帝刘献活的更久,他被称为“大平五帝”之首,更是平朝二十六位皇帝中活的最久的一位。
平顺帝死后,前平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