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88年平谐帝驾崩的时候,东北地区武商部落的首领商荣浩建立武商国,定都上京。
武商国建立后开始扩展领土起版图迅速扩大。
到公元前560年末,武商国领土南抵中平,北达黑龙江,西至大兴安岭,东临日本海,成为了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公元前560年,商荣浩去世。此时中平正爆发着南阳起义,平天保罗王被杀。
公元前559年,商荣浩之子商博文继位。
商博文见中原大乱,南下入侵辽东,结果被中平诸侯国晋国击败。武商国被迫与中平言和。
公元前544年,商博文去世。此时中原之乱还未终结。
公元前543年,商博文之子商涛继位,此时的商涛仅仅只有两岁。皇后张氏掌管武商国大权,不过张氏并没有篡位夺权,而是垂帘听政,在商涛成人之前治理武商国,铲除了企图篡位的司马权集团,但武商国也因此错过了南下入侵的最好时机。
公元前531年,此时商涛12岁,张氏还政于商涛,后在公元前530年病逝。此时南阳起义终于平定了,平常胜王刘安国继位。
商涛时期,武商国的版图再次扩大。
公元前529年,商涛北上先后拿下了库叶岛及黑龙江以北的部分地区。武商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武商国的领土达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528年,商涛南下入侵平王朝,他率领七万商军与刘安国的五万平军在辽东展开激战。
最终刘安国击败了商涛,商涛的胳膊上中了一支毒箭,当场晕了过去,后抢救苏醒,但却埋下了病根,他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此后商涛懂得了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强化军队,勤看中原的兵书,训练军队,加强国防,并加强武器的研发。武商国开始由尚文轻武变成了文武对立的模式。
公元前521年,强化了之后的武商国开始进攻匈奴,羌,羯,鲜卑,东蛮等族,大获全胜。
公元前520年,武商军击败了北伐的平军。
公元前519年,22岁的商涛旧病复发,痛苦的死去了。
公元前518年,商涛的弟弟商河即位。
公元前516年,蒙古诸部起兵叛乱,商河果断反击,蒙古叛乱平定。
但很快,商河便放弃了对蒙古高原的占领。
公元前511年,商河进攻平王朝,晋军节节败退,即将灭国,向中央求救。
中央派兵支援,武商军与平军大战,平军战败。
平常胜王刘安国退守山海关,武商军全力进攻山海关。不久,山海关便被攻破。
武商军一路高歌猛进,孤军深入平王朝腹部,很快包围了中平的心脏——南阳。
平常胜王刘安国率军回援南阳,被武商军队包围,兵败被杀。
武商攻破南阳,中平灭亡了。
武商国在商河的治理下,逐渐从文武对峙变成了重武轻文的局面,武商国也渐渐强大,对中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