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5年~公元前233年,东蛮帝国对大平天国发动了第三次中原大战,大平天国惨败,被迫退守长江。
此时的大平天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在位的皇帝乃是平宣帝刘罗更,此时的皇权表面上还在刘氏皇族上,实则为吴氏贵族和郭氏贵族所把持,两个贵族的首领吴任生与郭天补为了权力互相争夺,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公元前233年,东蛮帝国对大平天国发动“亡平之战”,也称第四次中原大战,但是最终东蛮帝国战败。
东蛮军由于大多数是北方人,不熟悉南方湿热的气候,也不熟悉水性,北方的造船业非常欠缺,东蛮军仅有几十艘小船,根本打不过大平天国的军舰,东蛮帝国也就暂缓了对大平天国的猛攻。
天下人都知道平朝要亡了,但他们宁愿扶持一个腐朽的政权,也不愿意去承认一个由蛮夷建立的政权【注:春秋时期的陆国是一个姓陆的汉人贵族所建立;中后南北平十六国时期的武商国,虽说由武商族建立,但是也是汉人与匈奴人的混血,汉人血脉占多数;但东蛮国是纯纯的外族人所建立的】
于是,各种各样的反东蛮起义爆发了。
其中,复平军运动,中义军运动和守平军运动是主力。最宏大的当数复平军运动。
这个与护平军运动仅有一字之差的复平军运动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我慢慢到来。
说起复平军运动,必须要说到它的发起者——司马明。
司马明原是昭州(今云南昭通)地区普普通通的一个小县令。
他本来过着相对富裕和安宁的生活。但好景不长,东蛮帝国发动了三次中原大战,大平天国战败,许多国土沦陷。
他开始时刻为国家担忧,也深深地感到亡国危机。
他曾在玉竹山一带作诗,名为《玉竹①赋》:天下大乱奇惊变,平朝早无胜前朝(zhao 第一个读二声,第二个读一声)。
如今沦落江南处,匹夫应为国家忧。
【注释:①玉竹,即玉竹山,在今云南和四川交界】
后来,扶平灭蛮起义在全国各地爆发,司马明也参入其中,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他见时机成熟,在公元前233年10月,在昆州(今昆明)写下一首词,名为《忆护平》:
遥想当年中原乱①,武商屡攻平溃烂②。平才③江山已不在。风云变④,北平四面敌如箭。
豪杰并起攻武商,护平威名当远扬。今番蛮族再⑤中原,复平立,必将扫灭东蛮帝!
【注释:①中原乱:指十六国之乱。②溃烂:破裂,分裂。③平才:指平才帝刘植。④风云变:指才帝逝世,永帝上位的那三年。⑤再:再次】
以示反蛮决心。
他率领四万起义军和从昭州招募而来的1万志愿军在昆州发动昆州起义,复平军运动爆发了。
同一时间,沙洲牧张译,山东王刘汗青分别发动守平军运动和中义军运动。
复平军,守平军和中义军并称为晚平三大运动,控制范围分别在川蜀地区,新甘宁地区和山辽淮地区。
复平军从昆州出发,越过金沙江,与东蛮军在攀枝花首次交战,击败东蛮军并收复攀枝花,赢得攀枝花大捷。
复平军立刻北上,进攻西昌。
此时复平军5万人,而东蛮军却有16万,两军在西昌激战,复平军利用声东击西,大败东蛮军,收复西昌。
同时,山东中义军已经控制整个齐鲁地区,剑锋直指平京;西北守平军全面拿下河西走廊,向关中,西域分别进军。
由于山东中义军的猛攻,导致东南军将主力集中放在北方,所以复平军和守平军进军才会如此的顺利。
在收复西昌后,复平军兵分两路,剑指康定和乐山,消灭了两地的东南军,收复半个四川。
复平军的威名立刻传遍全国。
西北守平军首领张译派正在进攻汉中的将军刘克响应复平军运动,并向其提出联盟要求。
山东中义军首领刘汗青派将军王鹤响应复平军。
吴氏贵族吴任生也在平宣帝的允许下,对三大运动进行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
凉州,汉中,山东起义军全部编入复平军,复平军运动成为晚平运动的主力,其军队规模已经突破20万!甚至大平天国也派出了5万平复帮助复平军。
公元前232年初,守平军攻克兰州,银州(银川);中义军进攻平京失败,但拿下了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向西进逼中都洛阳,甚至跨海进攻辽东半岛;复平军则攻克成都,四川盆地几乎全部光复。
司马明在成都称王。
成了王之后的司马明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而是继续北伐。
公元前232年四月,各大战场捷报频传:西北守平军与四川复平军在绵阳会师,成功打通南北战线,并对绵阳发起进攻,歼灭1万东蛮军;山东中义军则拿下连州,旅州,剑锋直指盛京(分别是大连,旅顺,沈阳)。虽然进攻洛阳和平京全以失败告终,但总体上还是很乐观。
三大运动的爆发,川蜀凉齐辽鲁等地区的收复令东蛮帝国统治集团非常震惊。
他们当然知道护平军运动,立刻使出倾国之力镇压三大运动。
有人可能想问:
三大运动与东蛮帝国打的热火朝天,怎么不见大平天国呢?
那是因为
建康城内……
郭天补等人:“接着奏乐,接着舞!打仗的事儿,让他们几个起义军干去吧!他们几个干赢了最好,干输了也没关系,反正也是起义军。”
“我大平有长江天险,亮他蛮军再厉害,也过不来!所以,不用那么拼命!玩,才是首要!”
所以,三大运动扶持这么一个没落的政权,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说吴任生全力支援三大运动,但是吴氏贵族已经败给了郭氏贵族,郭天补已经完全掌控朝政,幼皇蒙在鼓里,他也无济于事,并且已经被贬到了林安(海南岛)。
面对凶猛的东蛮军,三大运动最终的结局会怎样?大平天国最终的结局会怎样?
是灭亡……
还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