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凌叹了口气,恨恨道:“若不是陶氏短视,朕的柔则何至于受这等委屈!柔则也是太善良了,朕又不会亏待了你,而且一切都是朕自愿做下的,她何必自责愧疚呢!不过,若她能坦然接受这一切,也不是柔则了。”
至此,宜修终于松了口气,应和道:“正是如此。除夕之事,若不是发生在品质德行出众的姐姐身上,臣妾早就醋都喝了三桶,气得悲痛欲绝了,以死明志了,哪里还会这样,心平气和地跟皇上商议,如何迎皇上的心上人入宫呢?”
玄凌感慨道:“你们姐妹二人的感情如此深厚,真是朕的福气啊。”
宜修腼腆一笑,又道:“皇上,臣妾还有句谏言:昔日,宋仁宗元后郭氏,因妒被废为净妃,别居瑶华宫,而后仁宗又念起她的好来,密令召其回宫,郭氏性情高傲,答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此后不多时,竟因小疾而暴毙了!臣妾以为,若非郭氏太过看重名分,何至于和仁宗阴阳两隔,无法再续前缘呢?如此结局,便是因为不懂得‘迟则生变’的道理啊!”
玄凌闻言,竟悚然一惊,道:“正是如此,朕即刻便下旨,让柔则入宫!”
宜修道:“此事不该由皇上出面,封太后懿旨才算名正言顺。”
玄凌迟疑道:“可是母后她……她不愿柔则进宫啊。”
宜修缓缓道:“太后不愿柔则进宫,一则,是因为柔则除夕献舞,乃是母亲未经太后同意,自作主张,虽促成了皇上和姐姐的姻缘,却也挑衅了太后的权威,令太后大失颜面,使得皇家沦为笑柄;二来,皇上向来孝顺,却为了姐姐,和太后置气争吵。太后对姐姐,原本只有一两分因为母亲而迁怒来的不满,可当皇上为了姐姐顶撞太后,那一两分的不满,就变成了破坏母子情分、移了皇上性情的十二分不满了。”
玄凌懊恼道:“都是朕的不好,连累了柔则。”
宜修道:“皇上至情至性,一时情不自禁,太后也会理解的。皇上只要跟太后好好道歉,太后定会原谅皇上的。皇上再把臣妾的法子缓缓告知,太后向来疼皇上,不会忍心让皇上不能和所爱之人相聚的。”
玄凌高兴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好几圈,猛地停下来,感激道:“小宜!你可真是朕的贤内助!”
宜修心中冷笑。情投意合志趣高雅的柔则是他灵魂上的妻子,擅治宫务精明能干的自己则是他生活中的妻子,左搂右抱,坐享齐人之福,还指望着两个人都对他情根深种,牺牲一切也无怨无悔,这种可笑的想法,也只有周玄凌这种自恋又薄情寡恩的人才会有了。
心中再是嗤之以鼻,宜修脸上还是一副能够为皇帝排忧解难的荣幸之情,道:“皇上既然要去给太后道歉,臣妾在这儿也斗胆请皇上给个恩典。”
玄凌此刻解决了一桩大事,心情正好,慷慨道:“小宜是大功臣,想要什么朕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