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说史鉴今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Redsky 

古代深夜为什么要打更,不会打扰到人睡觉吗

说史鉴今

夜幕降临,更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然而彼时尚未正式成为一项专业职业。直至汉朝的降临,更夫这一职业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犹如繁星闪烁于夜空之中。

 

在彼处,当地官员会招募青春勃发的男子来担任此职,通常是一对搭档,互相协作并监管。他们敲击梆子而不敲击锣,按照几个时辰敲击几次,每位打更者都能敲出独特的韵律之感。

在夜幕降临之时,打更人的巡更之声如同一首独特的交响曲,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与安全的重要性。而那悠扬的锣声,如同警钟般警示着人们,提醒他们时刻警惕,因为任何随意的敲击都可能意味着一场灾难。当锣声急促而紧张地响起时,人们心中不禁一紧,因为他们知道,这预示着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发生。而若是在寂静的夜里,突然听闻锣声跌落尘埃,那便是打更人遭遇不测的信号,让人们陷入一片恐慌与不安之中。

打更人看到失火、路陷、走水的会一下一下的打锣并喊出灾情,远远的看到坏人会极速打锣,要是自己遇到危险就会连将罗扔地上急敲梆子跑路。

 

一天之中,更夫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击锣报时5次,每次报时称为一“更”,每一更之间相隔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

 

从下午7点开始报第一更,到第二天黎明5点结束第五更,共计10个小时,那么每一更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更通常在晚上7-9点之间,这时,人们刚吃过晚饭,准备睡觉,更夫敲锣报时,提醒大家注意熄灭烛火、灶火等明火,以防火灾发生。

 

在古代,房屋多为木质或草料搭建,一旦失火,后果非常严重,所以,第一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防火职能。

 

第二更在晚上9-11点,这是很多人真正入睡的时间,更夫的锣声提示人们关好门窗睡觉,以防小偷入室行窃,在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安防系统,更夫的提示和巡逻能发挥重要作用。

 

月落星沉,夜幕已过半,巡夜者虔诚地祈祷这一夜的安宁,提醒众生继续沉浸在梦乡。在古代,盗匪往往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行动,而巡夜者的警惕与警示,无疑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为百姓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在凌晨1-3点左右,夜晚最为寒冷,更夫呼喊着让人们注意防寒保暖,这一时段气温骤降,若有人在户外,很容易染上风寒,更夫的提醒能保障老百姓的健康。

 

最后一更在凌晨3-5点,天色已微明,更夫的任务也即将结束,这时,需要提示百姓准备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五更过后就是鸡鸣报晓,百姓开始新的劳作,更夫也可回家小憩,准备下一轮的值夜,可以看出,更夫在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自走的报时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承担巡逻、治安和消防任务的官吏,更夫的存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年代,他们通过人的互动和口头传播,来实现对时间的感知和社会治安的维护,让广大百姓的生活有序进行。

 

这种文明中的小聪明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今天用手机就可以清楚知晓时间,用报警器保障家中和公共场所的安全。

 

但是在当年,仅通过简单的锣声,更夫就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让古人的生活在黑夜中也是有迹可循的,这种朴素而睿智的文明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铭记。

上一章 为何诸葛亮对魏延极其反感 说史鉴今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吕雉对戚夫人下手时戚父为何没有伸出援手救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