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伢子姓张,有时候他们会通过他找传信的活,他看李相显长的好看,又识文断字,便将这个买卖告诉了他。
做得好的话,主人家一天给一人二两银子。张姓伢子扣掉一半,剩下一半便归了李相显。也就是一天能赚一两银子。
李相显一听有这等好买卖,便应承了下来,还叫上了单孤刀。
单孤刀这几个月在他的逼迫下,也识得了一些字,应付这个场面当是够了。
李相显与单孤刀前两天已经被管家带去府里做了简单的培训。今日的流程也都比较清楚了。
刘老太爷好诗词,今日会有做个诗会助兴,届时,小厮要将宾客的诗文念出来。要做的活说难也不难,识字便可。但人一多了,难免会发生些小插曲,这时,机灵与否就很重要了。
当天二人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供下人出入的角门,早已有小厮在门外等候,人齐后便领着他们进入前院的下人房更衣。收拾妥当后,小厮又带着众人跨过垂花门,到了第二进院子里。
这个院子里的正北是个大会客厅,并非主屋,李相显看着这个规模,猜想这刘家应当比起现在李相显占据的李宅要富有的多。李宅是个三进的院落,主屋在第二进院子里。而这个刘家,估计最少也得有个四进吧。
院内的下人正有条不紊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小厮负责桌椅,婆子两两端着托盘,丫鬟则将托盘上的碗筷酒具快速而准确的一一摆在桌上,院内只有来回的脚步声与管事婆子的轻声吩咐。
管家站在主厅外的屋檐下。李相显众人站在院内的台阶下对着管家抱手作揖,管家和蔼的点头回礼。
管家拂须看着台阶下站着的六个小孩,都是差不多十来岁的年纪,最显眼的便是那个站得稍微靠后的名叫李相显的孩子。这孩子小小年纪便进退有度,且不喜张扬,时时处处都想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之中,殊不知仅仅相貌这一项便使得他分外出挑。而这眉眼……略有些熟悉,在哪里见过?管家陷入了沉思。
是了,前年夫人宴请的时候,他远远见过一回城东的李员外夫人,与此子的眉眼有几分相似,此子也姓李,莫不是有几分渊源?但听说李家去年被绝了户,应当是他想多了吧。
不多时,一切都准备好了,宾客也陆续到达,管家要随同老爷少爷在外迎客,便让他们暂时在东侧的耳房候着。
李相显等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又有小厮过来说老太爷出来了,众人便从偏门进入宴厅,分开站在了老太爷的两侧。这个屋里都是男客,女客则都被请到了内院。
老太爷说了几句,众人举杯后,酒宴正式开始,酒到酣处,众人渐渐放开,便到了诗会环节,八个小厮抬着四张方桌进来,紧接着一排丫鬟鱼贯而入,有的手中托着笔墨纸砚,有的拿着矮凳,老太爷身旁的小厮便带着李相显等人上前,将笔墨纸砚摆在了方桌上,随后刘家本家一直跟着老太爷的三个小厮以及李相显便站在桌旁,研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