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陛下不是规明教的教众,而是「皇」的拥彀者啊,有使者大人帮助处理规明教,陛下这才能大展拳脚的。”
“这倒是不错。多谢兄台解惑,我们这就去那四风一宿看看。”
“好好好,快去吧,我还得赶着去皇都呢,就不多奉陪了。”
“那就祝你一路顺风。”
“哈哈,多谢吉言!”
拜别那人之后,若明这才对楚狱道:“他家中应该有当官的。方才他说了皇都现在限制百姓进入,可他又说自己要往皇都去。看他穿着虽低调,但那料子细看下不难发现其丝滑柔软。”
“他应该是有个亲戚在朝中地位不低。”
“怎么说?”
他不推算的话,很难直接有此判断的。
“看说话气度,他应该也是读过书的。不过从穿着来看,应该又不是考过太多的书生,我猜他顶天考了个童生。相比之下,我观他面相,他更像是行商的商人。”
好在有一世她学了占卜,看面相手相这些也一并通过原身的记忆学会了。刚才和那人攀谈时,也暗中算了他的面相。
“那怎么说他亲戚是朝中大官?”
“你判断的有一点是对的,他是朝臣亲属,所以他才能在这个关头前往皇都。皇都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楚桓要大展拳脚,皇都正是重中之重。他是商人,眉眼自信,想必对于自己能在皇都有多少建树已是胸有成竹。但皇都不是别地,想在皇都行商又有成果,首先就得在朝中有关系,而且这关系人的地位还不能低了。”
“原来如此。”
“虽然科举制度改了,但现在朝廷的官员制度还没有太大的改动。旧制度要求正四品及以上官员,本人和家中直系亲属不得从商。他既然是个商人,关系人是大官又身居高位,就说明他并非大官的直系亲属,这就很有可能只是个旁支。”
“那若是生意小有所成,渐渐积累起财富,不会埋下隐患吗?”
又是大官,又有钱,生意还在皇都,假以时日难保不会人心浮动。
“所以,官员制度才要改。”
她留给楚桓的计划书里也包含了关于官员制度更改的提议,但这方面她没有写得太详细应该怎么改,而是给他解释了官员制度修改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在官员制度拟定时的大方向。
这些都是他身为皇帝应该自己去思考的,不能所有事都由她提供细节,那不是帮他,也不是在帮苍沂。
她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位面,楚桓必须成长起来。
还好,现在看来,楚桓确实如她期待的那样有所成长。
不需要太急,可以慢慢来,他还未满19岁,他还有很多时间。
*
此时,皇宫的御书房内,整整齐齐地跪着八位谏官。
“臣等恳请陛下深思熟虑!”
楚桓的眉眼已是多了不少的锐利,看向他们也丝毫不慌:“朕还是那句话,朕现在心中只有苍沂,并无男女之情。”
“陛下,三年了,您拖这件事已经三年了啊!就算是先皇,当年他这个岁数时,先后腹中也有了您啊!”
楚桓:……
父亲如何与他何干?他现在还有一大堆事没做,哪有闲工夫去选后选妃生孩子?
“陛下,就算没有感情也没有关系,但后宫如今仅靠太皇太后娘娘一人支撑,您难道还要她老人家如此操劳吗?若是选出皇后人选,就算不选妃也好,至少有皇后替太皇太后娘娘分担一下。”
“皇后又不是说选就选。这件事暂且放一放吧,张敬,送几位大人离开,再宣韦启良来见朕。”
“喏。”
他们再怎么执意也没用,他的态度比他们更强硬,就算求爷爷告奶奶也无法说动他的。
几位谏官们唉声叹气地被张敬请出了御书房,张敬宽慰他们道:“几位大人其实也不用太过忧心,陛下现在心里全是为了苍沂的未来,这也是好事。”
“但是,至少也应该开始为皇室传宗接代了啊。”
“这一点奴才也心急,但陛下不愿,谁也不能强迫了他不是?几位大人们倒不如迂回一些。”
他也就提醒到这了,再没多说,离开去叫人传话了,谏官们倒是因此动起了心思。
*
在天气热起来之前,太皇太后突然决定开一次赏花宴。
虽然没有说明其他,但综合考虑下来,这次赏花宴恐怕和陛下有关。
陛下的孝期已经结束半年多了,早就该开始充盈后宫了。可朝臣们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宫里传出选秀的消息。
这会儿可算是有了这么个赏花宴,皇都内各家的适龄姑娘们都满心欢喜,纷纷摩拳擦掌地想要趁此机会一举夺魁。
楚桓正在太皇太后的宫里苦口婆心地劝着:“祖母,近日孙儿正在与工部和吏部有一大堆事要协商,哪有时间折腾那赏花宴。”
太皇太后睨了他一眼:“也不是要你出面,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主持的人是哀家,哀家就是突然想和年轻靓丽的小姑娘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怎么了?”
楚桓:……
怎么了?您好意思说呢,您这算盘可是打得噼啪响,他还能不知道吗?
“孙儿不想随随便便就娶妻,孙儿无暇顾及妻子,只会冷落了佳人的心意,孙儿不愿如此。”
“那就不冷落就好了嘛,隔个三五天的就去陪人家睡一觉。”
“……这不就更恶劣了么?好像只把她当成生儿育女的工具一般。”
“那就再抽空关心关心人家。感情嘛,都是处出来的。”
楚桓:……
怎么还越说越离谱了,他本意是暂时不娶妻,而且也没有心怡的对象啊!
他不是父亲,做不到没有感情就强娶一个女子,他虽说现在没有想法,但如果可以,他还是希望自己未来的枕边人能是他情投意合的。
“总之,祖母还是莫要冲动了,喝茶聊天便也罢了,无论是孙儿还是……使者,我们都在为了苍沂努力忙碌着,孙儿不想因此耽误了那些姑娘。”
说着,他躬身行礼:“祖母且歇着吧,孙儿先回御书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