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明星介绍(4)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张国荣人物介绍17

明星介绍(4)

“张国荣也要捱十年”

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香港有一句老话:张国荣也要捱十年。在张国荣还未爆红的十年里,有两部片名带“春”的电影,共同折射出港片崛起前那个突飞猛进却又泥沙俱下的年代。

张国荣出道的第一部电影,是演《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当年张国荣只有21岁,听说要演贾宝玉的时候,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本身很喜欢《红楼梦》。这个选角,堪称绝妙。曹公对贾宝玉的长相有清晰的文字描述,“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样的绝世人物,当年87版红楼梦剧组,找遍全国才找到,新红楼剧组,更是全国选秀,找出一个于小彤。当年港片忽然涌出一堆红楼梦电影,要么退而求其次用一个条件不够好的演员,要么干脆找女演员反串。张国荣,自然是上上之选。但电影就不怎么样了,都是徒有《红楼梦》的壳子,对原著情节做各种吐血改编。本片里,林黛玉与贾宝玉是偷尝禁果未婚先孕,最终死于小产;薛宝钗吃冷香丸,是因为她有狐臭,各种无节操无下限,等张国荣明白过来,才知道自己演的是红楼版《风月宝鉴》。

但已经签了约,只能乖乖地“张国荣走进荣国府,哥哥演了宝哥哥”。

电影很烂,但初出茅庐的张国荣,眉目如画,表演虽不成熟,但恰恰演出了原著里十几岁的贾宝玉的那种可爱呆萌。后来有朋友曾建议张国荣把市面上的片子全收回来,但张国荣说:不管了,让大家知道我以前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也好!张国荣被“卖猪仔”背后,是港片一段迷茫年代。1970年,邹文怀词条、何冠昌创立嘉禾词条电影,第二年即成功捧红李小龙,功夫电影大火,然而1973年李小龙在港猝然离世。嘉禾立即调整创作路线,转向多元化喜剧与动作片。港片加速从硬派功夫向轻松娱乐的动作片、喜剧片切换,一批恶搞经典的情色古装喜剧,也借此出炉。但随着1982年,许鞍华《投奔怒海》上映,在港片喜剧氛围中划破了一道口子,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改写港片命运的潮流——新浪潮。许鞍华的《疯劫》,徐克的《蝶变》《新蜀山奇侠传》,方育平的《父子情》,共同改写了港片的潮向。而张国荣第一部提名金像奖影帝的作品,就是新浪潮另一部重要作品——谭家明的《烈火青春》。谭家明把电影拍到一半,就把预算耗了个精光,而且以谭家明的布局架构拍摄,此片非三小时不能讲完。

这种风格,显然深深震撼了本片制片人刘镇伟,又深深影响了谭家明的徒弟王家卫。后来墨镜王的电影,比谭家明拍得更慢。

虽然电影公司为及时止损,换导演匆匆拍了个莫名其妙的大逃杀式结尾,但影片还是在第2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强势提名最佳电影、最佳男主等多项大奖,女主叶童和夏文汐双双提名最佳新人。

上一章 张国荣人物介绍16 明星介绍(4)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张国荣人物介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