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何晏安忙的不可开交。新年对现代人而言年味越来越淡,已经和平时没啥差别。可在宋代,这可是家家户户隆重对待的节日。特别是何晏安已经定亲,对待岳家,可不能马虎了。她这几天忙着准备年礼给盛家送去。
好在静心挑选的年礼得到了盛家的夸赞。对于盛纮这种封建士大夫,送钱太俗,送名家字画方能送到人家心坎里,一副吴道子的画,彻底收服盛纮的心,如今她在盛纮那里是比林小娘还得宠的红人了。长柏看到她都“夸赞”她是个做奸臣的好苗子。哄人对她来说手到擒来。特别是哄“大爹”级别的人。
回来的路上,她在街上遇到了守候已久的另一位“大爹”。
看这位“大爹”双目慈爱,宠溺的眼神都快溢出眼眶了,何晏安心领神会的想到,这便宜爹不会知道真相了吧。
那么大拉拉的坐在路边的馄饨摊上,何晏安肯定看得到赵桢一行人啊。既然知道他皇帝的身份,何晏安只能乖乖的上前请安。
“官家,年三十了您还在微服私访吗?”
张茂则是第一次见到何晏安,他知道皇长子长的十分俊美,可画上只画出了皇长子的皮像却画不出皇长子一身与众不同的气韵。
比起现如今正争得火热的两位王爷,仿佛何晏安才是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一样,一身矜贵,丝毫没有因为流落民间而有折损。
难怪,难怪他一说皇长子是何晏安,赵桢就迫不及待的想认下来,甚至都不用经过验证,这样优秀的继承人,谁不想要呢。若是她不是皇长子,官家大概会很失望。
赵桢强压下内心那几乎要喷涌而出的认亲冲动,面容平静地搬出了早已思虑周全的借口:“我啊,是想看看百姓们是如何过这春节的。唯有亲眼目睹他们的生活百态,方能察觉到自己在治理上的不足之处。”
他在解答亦在教导。
“你从哪里来啊?”
赵桢关怀的问。
何晏安害羞的笑笑,“刚从岳家送年礼回来。”
赵桢和张茂则一惊,皇长子的婚事可是大事,特别是妻子人选,赵桢还想认她回来后给她好好挑一个妻族辅助她,但没想到何晏安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结亲对象。
“你结亲了?”
何晏安摇头,“已交换庚帖,还未过门。不过……”
她仿佛想到什么一般,甜蜜的笑了笑,“我很喜欢。”
恋爱的酸臭味立马熏到便宜爹那里了,让他心里酸溜溜的。
“不知是哪家闺秀?”他儿子那么优秀,这京中贵女谁配得上呢?
赵桢立马代入公公心态。
“是积英巷盛大人的女儿,行六。”
朝臣太多,赵桢真还记不得这位盛大人是谁,好在张茂则这个万能的内务都知在一旁。
他对官家轻声说道,“是承直朗 新尚书台任盛大人。”
才正六品。
六品官家的女儿当侧妃都低了点,何况正妃。
赵桢心中为儿子委屈。
不过看在何晏安一脸欢喜的份上,罢了,她喜欢就好。大不了以后再抬身份高贵的侧妃给她好了。赵桢如是想。
两人相谈甚欢,何晏安看天色快要暗下来,逐渐有了想回家的心思,她向赵桢告别,“官家,家父家母还在家中等我吃团圆饭,晏安不得不先行告退了。”
赵桢闻言心中酸涩,明明他才是她的父亲,今天的团圆日却不能和亲子守岁。
“今日与小友畅谈良久,甚是欢喜。我为长者,理应有所馈赠,这有一物,便赠予你。”
何晏安大方一笑,“既为官家所赠,我便不客气了,官家所赐之物我可要作为传家宝流传下去。”
赵桢心中好受了许多,他拍拍手,张茂则递了一个盒子上来。
“这是一个玉冠,我刚才在珍宝阁刚买的,这样式正适合年轻人所戴,便赠与你吧。”
其实是赵桢亲自从库房精挑细选出来的礼物,眼巴巴的找机会送过来。此玉冠看似不起眼,实则乃太祖用过之物。
他缓缓起身,亲手将冠戴在何晏安的头上。借着整理头发的时机,他的目光悄然落在她的耳后。当那颗鲜红的红痣映入眼帘时,赵桢终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的巨石瞬间被挪开。他从未感到如此安心,那一刻,连空气都似乎变得格外轻盈。
是她,是他的亲生子,是他的皇长子!
在何晏安看不见的后背,赵桢红了眼眶。
他一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统统留给她。
年三十,一般都有皇帝恩赐重臣年夜饭的惯例,能得到的基本都是如韩琦,欧阳修,富弼,包拯,英国公等重臣或者如雍王这样的皇亲国戚。
今年的年三十特别奇怪,一个积英巷六品小官竟也得到了年夜饭的赏赐。众人都好似这位小官究竟做了什么得官家青睐,便借过年之机纷纷上门拜年试探,搞的盛家那条街车水马龙。与之相反的就是衮王家,今年却没有得到年夜饭的赏赐,而他的竞争对手雍正却有,一时间,衮王府门口罗雀。
这夺嫡之战似乎是越来越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