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进入皇宫,对皇宫掀不起什么水花。
可一个未来太子回到皇宫,那对皇宫的变化可大了。
何晏安的回归,对朝廷内外都是一剂良药。
对外,夺嫡之战落下,国本安定,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稍歇,大臣一改浮躁之气可以安心办差;对内,皇帝老来得子,心情甚好,下面的牛马才好过好日子。
何晏安,不,如今该唤作赵曜了。自被认回皇子身份后,赵桢亲自为她甄选了这个寓意非凡的名字。“曜”,乃日月星辰之总称,寄托着如日月般光辉灿烂、耀眼夺目的期望。这个名字背后,饱含着赵桢对她深深的期许与难以掩饰的喜爱之情。
不过她更喜欢何晏安的名字。说真的,比起是赵二的血脉,她还是更喜欢赵大的血脉。不过若是赵大的血脉,她今天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何晏安对皇宫生活适应的很快,毕竟也有好几世的宫廷生涯了。
回宫之前,她问过养父母是愿意在外生活还是跟她一起回宫。
雪竹很坚定的要跟何晏安回宫。
“你的身份,在宫内总需要有人帮你遮掩。”
雪竹对待何晏安既把她当主子看待,又把她亲身儿女看待,虽无血缘,但胜似亲人,情同骨肉,这是她亲手迎来世间的女孩,雪竹愿意为她去死。何晏安身上的秘密太过要命,所以她一定要陪她进宫一同面对风雨,替她遮风挡雨,守住身份。
何父早就和雪竹商量好了,雪竹和何晏安在内,他就在外做她的眼睛,帮他注意民间的消息和动向。
两人的安排皆为何晏安考虑,一丝一毫未曾想过自己,这样爱护和忠心,在何晏安心里,有没有血缘都是她最亲的亲人。
她怎么能辜负,怎么能忘恩负义。
转头,她就PUA她便宜爹,从小时候他们遭到吕相追杀,养父母对她的拼死相护,成长时养父母为了她能拜得好师不辞劳苦三顾茅庐,再到长大后两人对她一心一意的爱护和陪伴,直把他便宜爹说的感动流涕,心怀愧疚。
等到她出门时候,她手里就已经有了嘉封雪竹为一品荣国夫人,以及嘉封养父为荣侯的两道圣旨。
大皇子走出紫宸殿后,张茂则欲言又止,官家对这个陪伴最久又如兄弟的伴伴了解的很清楚,“你是否在想朕对他们的封赏过重了?”
其实要论雪竹两人的功过,功有,过也有。
有养育爱护皇子之功,但也有隐瞒皇子之过。
何晏安小时候三人被吕相追杀回不了京城那是情有可原,可吕相死了之后呢?吕家人被政敌赶回老家,完全没了惧怕的能力,他们为什么不把皇子送回宫?
郭家可依旧有人出仕做官,若雪竹把郭后有子的消息捅给他们,他们会比任何人更拼死保护晏安,积极联系皇家,何晏安可能早就送回宫了,哪还需要他们的爱护。
赵桢对他们有感激,也是有怨的。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是何晏安不想这么早认回皇家。要按照何晏安自己的安排,好歹要等到自己下了几年基层,把明兰娶到手,再捡个聪明的孩子当亲子后才是回宫的好时机。
可没想到皇家那么早就查到了当年郭后的事情,打乱了她的计划。
赵桢愿赐予雪竹二人丰厚的恩赏,并非因何晏安的劝说而动摇,而是意图以高官厚禄来冲淡平晏安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在他心中,这不过是一场微妙的权衡:以物质的丰盈,换取感恩的淡化。他不愿看到平晏安对他们怀有过多的敬意或亲近,便用这种方式希望将情感的天平拨向自己这一边。
爱情有它的排他性,亲情也是。
他不希望晏安太在意他们。
正这般想着,赵桢看到刚走出紫宸殿没多久的好儿子又折返进来了。
“爹爹,我的老师和我的老丈人你打算什么时候嘉封啊?”
赵桢被儿子光明正大的讨要感到心情愉悦。
只有不见外才这么理直气壮。
这也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那怕宠爱如徽柔都没有那么胆大的直接索要过。
他示意她坐到自己的身边来。
何晏安假装自己没注意到赵桢坐的是龙椅,优雅的坐下占了龙椅的一半位置。
“等册封你为皇太子的时候,朕就嘉封你的老师为太子太傅。至于你的老丈人……”
“曜儿,你不觉得盛家的身份太低了吗?”
又来了,赵桢公公心态又发作。
“盛家的婚约你可以继续履行,太子侧妃即可。这太子妃人选可以从名门望族中好好挑选一番。”
“海家女儿就不错,郑家家风也很好,都是清流世家,有口皆碑。”
“若是不喜欢文官的女儿,英国公的小女儿正当年华,也可与你婚配,说起来,英国公夫人还是你嫡亲姨妈,与你亲上加亲岂不更好?”
赵桢的脸上满是怀念,英国公那个名叫桂芬的小女儿不仅相貌有几分相似郭后,连性子也有几分。若是能嫁于曜儿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弥补他和郭后的遗憾。
何晏安闻言吓得连忙三连拒绝。
她不要,她不想,她不娶。
紧接着恋爱脑发作,“今生我唯爱盛明兰,一定要娶她为妻。”
“爹爹你那么爱张贵妃,您一定是懂我的,对吧?”
她握住赵桢的手,真挚天真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