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华夏五千年历史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华夏五千年历史

齐国,从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是从西周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诸侯国,被周天子册封为侯爵。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姜姓吕氏掌权的齐国,后来则是田氏家族掌控的田齐时代。其疆域涵盖了现今山东省的大片区域。自太公望受封建国以来,齐国大力发展煮盐业和农耕事业,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堪称一方霸主。到了齐桓公执掌政权时,更是威震天下,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首位霸主。之后,尽管齐国政权被田氏取代,但依然沿用了“齐国”的名号,因此在后世被称为“田齐”。最终,于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朝所灭。

楚国,这个在公元前直至公元前223年存在的古老诸侯国,坐落在长江流域,其国君姓芈、氏熊。想当年,在周成王执政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21年那会儿,楚人的首领熊绎被封为了子爵,从而正式建立了楚国。自公元前597年开始,一直到楚怀王统治的后期,楚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先是称霸中原,接着遭遇破国之痛,但又奇迹般崛起,强盛一时,最终走向衰落。直到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寿春,楚国至此宣告灭亡。

燕国,诞生于公元前1044年,终止于前222年,是周朝时期众多周王族诸侯国的一员,其始祖乃周文王的庶长子召公。在那个时代,燕国可是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之一哦![1]这个国家历经了八百二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在众多诸侯国中虽然大多时候都处在中下游的位置上,[2]但它的存在至关重要。燕国这个名字来源于那座巍峨的燕山,它坐落在周王朝北疆地带,就像是东北地区的坚固屏障,对守护着整个北方边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燕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方面,与北方地区保持着紧密且频繁的互动交流。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公元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国。燕昭王任用乐毅合纵攻齐、秦开破东胡朝鲜,盛极一时,燕昭王去世后,燕国迅速衰落。长平之战后,燕国连败于赵国,沦为弱国。公元前222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秦王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韩国,这个在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30年间的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共称“三晋”,国姓姬,韩氏家族统治,他们的祖先是晋国的大夫韩武子。话说在公元前403年的时候,韩家、赵家和魏家这三家大夫得到了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晋升为诸侯,建立了韩国,并且把阳翟定为了都城。不过可惜的是,在公元前230年,强大的秦国灭掉了韩国,使其成为了山东六国中第一个倒在秦国铁蹄下的诸侯国。

赵国,作为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之一,在公元前403年至前222年期间威震天下。这个国家的君主姓嬴氏,源自赵侯一脉,到了公元前325年,正式升级为赵王的尊称。想当初,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势力,周威烈王在那一年封当时的赵烈侯赵籍为诸侯,建立了独立的赵国。地理位置上,赵国东北方向与强大的东胡和燕国相接壤,东部边疆则紧邻中山国及齐国;南部边界交错着卫、魏、韩三国的土地;北方防线直面楼烦和林胡等游牧民族;西部又与韩、魏两国犬牙交错。起初,赵国都城设在晋阳,后来在公元前425年迁至中牟,而到了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决定将首都迁到邯郸,并在那里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222年,赵国最终被秦国所灭,退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前208年,赵歇决定复兴赵国,在信都这个地方定为首都,然而,过了几年时间,赵国终究没逃过汉朝大将韩信的铁蹄,被他一举消灭。

魏国,这个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5年期间存在的诸侯国,是周朝众多周王族分支之一,也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中的一份子,以姬姓、魏氏为国姓,其君主包括了知名的魏文侯和魏武侯等。在战国的历史长河里,魏国可是率先强大起来,威震一方的霸主,前后历时179年。起初,魏国的首都设在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夏县)。到了公元前430年,为了推进变法改革,实现称霸中原的大业,魏文侯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洹水(今河北魏县),以此寻求进一步的强大。又过了几十年,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再次决定迁都,这次选择的地方是大梁(今河南开封)。自迁都大梁后,魏国也被人们称为梁国。然而,强盛一时的魏国最终未能抵挡住秦国的攻势,在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是周朝时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诸侯国。和赵国一样,秦国的根也能追溯到共同的老祖宗造父。秦国的始祖秦非子,他可是商纣王那赫赫有名的大将飞廉的儿子恶来的后代。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为在周平王东迁时立了大功,护驾有方,得到了平王的认可与奖赏。平王慷慨地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了秦国,这样一来,秦国就从一个依附于他国的小角色华丽转身,正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步入了封国的时代。到了春秋时期,秦国定都在雍(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一带),不断发展壮大。

在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成功称霸了西戎地区。而到了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接过了王位,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内政,倚重商鞅推行变法,彻底摒弃了旧的制度弊端,大力提倡农耕与战功,并决定迁都至咸阳,通过此举强化中央集权,使得秦国国力日渐增强。同时,对外政策上,他与楚国通婚修好,与韩国订立盟约,并联手齐国和赵国共同攻打魏国,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洛水以东,摆出了向中原地区全面进攻的阵势。再后来,也就是公元前350年时,秦国正式将首都从栎阳搬迁至咸阳。而随着时间推移,公元前325年时,秦惠文王更是自称秦王,成为秦国历史上首位称王的君主。

公元前316年,秦国一举吞并了巴国和蜀国。然后到了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短短的九年里,秦始皇嬴政马不停蹄,先后扫平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以及齐国这六个国家,成功统一了全中国,建立起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并且确立了中国本土的基本疆域范围。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历时十年,逐步将东方六国一一兼并,最终在灭掉齐国的那一刻,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伟业。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延续已久的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宣告落幕,同时也象征着一个新的纪元——帝国时代的开启。换言之,历经动荡变迁的战国时期至此正式划上了句号。

——————————————————————

作者上图

助手1号

助手1号

助手1号

助手1号

助手1号

上一章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华夏五千年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