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萧羽去宣政殿中拜见明德帝,拉拉杂杂述说了一套话,总结起来就是自己病后体弱,还需休养一段时日,暂时不能为父皇助力,另外就是想多与母妃相处,最好能与母妃搬到城效山中的行宫去,一为自己休养,二为母妃散心。
明德帝已经得知昨日母子之事,看着阶下瘦得几乎脱相的单薄少年,又想起长年抑郁难解的心爱女子,终是答应了。
萧羽目的达成,心中喜悦,趁着这段时日朝事家事混杂,父皇心力软弱之时,以情动之,必能相应,下一步,便是带着母亲,从行宫逃脱,而且从城效山中行宫逃走,比从守卫森严的皇城逃走要容易多了,自己配的药散可得抓点紧,勉得到时候不够用。
想到这里,萧羽恨不得立时回到自己宫中,没想到梦中除了预知未来之事,还一夕之间学会了无数炼毒药的法子,自己尝试了几次,竟真的配出了药,药效也与梦中相符,至于炼蛊,炼药人,暂时还没有尝试,不知如何,不过想来也是不差,待出去了,可以倒靠这一手保护母亲和自己。
萧羽摸摸胸口,那刺痛绝望的感觉,如此真实,午夜梦回,他有些分不清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还是荒唐的梦境,又或许,是上天给他的警示。
无论如何,他不能让梦中的事情发生。
旁人如何他不在乎,他只要带着母亲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皇宫即可。
几日后,宣妃同萧羽带着一众宫人是侍卫,坐车往城郊山中的行宫而去。山中幽静,林谷风光,鸟雀重鸣,萧羽每日陪着母亲在山林中散步,或在溪流边静坐,或往谷中寻花,宣妃易文君每日对着山林美景,儿子又在身旁陪伴安抚,心情也渐渐好了许多,常年平静无波的面上也有了些真实的笑容,萧羽看的仔细,心中亦是高兴,愈发用心哄母亲开怀,一时间母子俩其乐融融。
随行的宫人们眼见两位主子都心情甚好,也不拘着他们使唤,加之山中无有大监女官管束,没有宫中那些繁琐森严的规矩,再者这数月来宫中激变,人人惶恐,已经是疲惫不堪,便都松散身心,怠惰起来。随行侍卫们初时还有些警惕,但是山中清幽,风光秀美,众人成日里散游,他们也是清闲无事,也向那些宫人一般,放松闲散下来。
这情形看着似乎有机可乘,但萧羽直到还未到时机。
一日,萧羽正独自躺在溪水旁闭目小憩,突然头上光线一暗,有人立在了他身前。
萧羽缓缓地睁开双眼,透出一股迷茫之色望向来人。
那人一身内监打扮,腰带上悬着大监才有的令牌,但却看着面生,应是从未见过。
那内监跪下行礼,道:“七殿下,臣乃是大监派来专门护卫娘娘与殿下的隐卫,因宫中急召,需回宫应差,特来向殿下告知。”
萧羽坐起身来,道:“你,宫中发生何事,我们也要回宫吗?”
内监道:“奴并不知晓,只是传令六品以上武监回宫复命,并无让殿下娘娘回宫的消息,殿下与娘娘自决便可。”
萧羽道:“那你走了,护卫之事由何人负责?”
内监回道:“奴已经知会侍卫长,由他带领宫卫们全权负责护卫之职责,待宫中事了,奴便立即回转行宫。”
萧羽淡淡道:“知道了,你去吧。”说完复又躺下闭目假寐。
那内监见状轻施一礼,转身悄然而去。
溪水潺潺,流淌不息,水波时而碰碎在青石上,裂出一粒粒水花。
良久,溪边假寐的人才睁开双眼,眼神清亮,泛出笑意,如同溪中的水花。
是夜,行宫中灯火微微点点,静谧无声,仿佛和漆黑的山林一般陷入了沉眠。
翌日,日至中天,行宫中方才陆陆续续的出现人影,不多久,突然人声沸腾起来,数道人影冲出行宫,往山下急奔而去。
萧羽与母亲乘着一辆灰扑扑的马车往东而行,他计划好了,若直接南下或往西北方向去,必会被暗卫们拦截,所以先往东去,在到海港改为坐船南下,码头鱼龙混杂,人来客往,最是难以追踪。
两人已换了平常布衣,灰头土脸,包了头巾,像一堆再寻常不过的母女。
是的,为了不留痕迹,萧羽装扮成了一个面容黄瘦的女子,好在他现在还是个少年,又因病瘦弱许多,装成个粗糙的女子,倒也像模像样,他又为母亲也粗粗易了容,面容苍老灰暗。两人扮成一对相携往南方投亲的母子。
萧羽本是属意往南诀去,天启的力量难以触及,可寻个所在先扮成百姓隐居几年,再往西北慕凉城和姑苏寒水寺递消息,暗中会面。只是母亲坚决要去往姑苏,萧羽苦劝无果,只好临时改变计划,中途在姑苏码头下船,小心地进了姑苏地界。
天启城,整个皇宫气氛紧张压抑,一队队的侍卫们不停地来回巡视,宫人们个个低头无声疾行。
这几个月来风云变幻,风雨不止,听闻罪人琅琊王萧若风畏罪自裁后,许多江湖人强闯皇宫,威胁皇帝,还有朝中大臣,暗中结党,图谋不轨,陛下震怒,严令加强宫中护卫,并派了许多宫中高手出宫寻找失去踪迹的六皇子萧楚河。
宫人们每日战战兢兢,生怕错了差事,受到重罚,近几日尤其警醒,因陛下前日不知为何脾气更加暴躁,龙威发作杀了好些个侍卫统领和朝中大臣,所以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沉默惊恐的状态,连同整个天启城都感受到了这种异常,人人惊惶,却又不知内情,所以众议纷纷,各种猜测消息满天飞,让忠于明德帝的朝臣不仅要拉拢摇摆的同僚,安抚各地官吏,防范不时冒头闹事的江湖人士,还要忙于弹压流言,稳定京都人心,一时间是忙乱成一团,只恨不能长出四个脑袋、八只胳膊。对了,还要安抚劝诫最近暴躁的有些疯魔的皇帝陛下,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协助做成琅琊王一事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