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宋食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槐叶冷淘

大宋食录

槐叶冷淘(因为用的是冷面,一说“槐叶淘”),乃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凉面食,所谓冷淘,指的是凉面,直译我们常说为用凉水“拔”或用凉水“汀”。

《山家清供》中记载:“于夏采槐叶之高秀者,汤少瀹,研细滤清,和面作淘,乃以醯酱为熟齑,簇细茵,以盘行之,取其碧鲜可爱也。”大概意思就是做槐叶冷淘要取槐树高处长的好的(叶子),以开水煮,研细滤清,和面作淘(淘:面条),再用醋酱做成调味汁,淋以食之。后面说的是卖相之青碧鲜绿。

《山家清供》中记的是面条式吃法,其实槐叶冷淘还可作饼、条、丝等,毕竟人与人不可一概而论,汪曾祺认为的各种吃食都该尝尝的理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其实这道吃食很接近现代超市中的蔬菜做的各色面条,照这么说所谓的“新式面条”早在唐朝就已经存在。

前两篇所说的“樱桃煎”和“梅花汤饼”,包括这篇的“槐叶冷淘”都是在宋朝广泛流传,槐叶冷淘起源于唐朝,杜诗云:“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这是最为著名的。此外宋代著名诗人王禹的《甘菊冷淘》:“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俸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随万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让人垂涎三尺。

中国的“面条史”大概起源在西汉当时刘熙的《释名·释饮食》中记载有“索饼”(古代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北魏的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有“水引饼”记录,也是面条。

到了宋朝,在这个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人们的饮食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诞生了一人一盘的“分餐制”,现在看来,这是相当先进的,十分卫生。宋代的餐馆餐具多样,《东京梦华录》云:“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琉璃浅棱碗,谓之“碧碗”,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齑”,每碗十文。”汪曾祺《宋朝人的吃喝》一文中说:“《会仙楼》条载:“止两人对坐饮酒……即银近百两矣。”初看吓人一跳。细看,这是指餐具的价值—宋人餐具多用银。”

“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冰箱亦可,只是劲道欠佳)。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佐料亦可自选,觉好吃即可)”

 

 

 

上一章 梅花汤饼 大宋食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