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薇在咖啡厅的那番谈话,如同拨云见日,驱散了苏安悦心中积压多日的阴霾。
她确实无法堵住悠悠众口,但她可以选择用什么姿态站在这里。
薇姐说得对,与其在泥潭里挣扎辩解,不如用实力说话。她将所有的精力重新聚焦于工作,键盘敲击声清脆而坚定,眼神专注,周身散发出一种沉静的力量。
回到办公室,空气里依旧漂浮着若有似无的打量目光,键盘敲击声、打印机运转声交织,构成一幅忙碌却暗流涌动的职场图景。
苏安悦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
她不再刻意躲闪那些视线,只是将所有注意力重新聚焦在眼前的屏幕上,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专注。
这天上午,
部门主管李梅踩着高跟鞋,快步从外面走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严肃,但眼神里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
“都停一下手头的工作。”李梅的声音清脆利落,瞬间压过了办公室的嘈杂,“集团决定参与一个位于欧洲的小型新能源项目的前期跨国竞标,国际部需立刻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配合战略发展部进行信息搜集与分析。”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抬起头,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紧张的气氛。
顾氏集团的竞标项目,哪怕只是小型的,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和压力。
李梅目光快速扫过众人,继续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也是对我们部门,尤其是年轻员工的一次考验。”
于是迅速召集了部门的核心成员开了个短会,回来后,她站在办公室中央,环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几个年轻面孔上。
“赵娜,你负责整理行业宏观报告和政策法规部分。小张,你跟进潜在合作方背景调查。林薇,你……”李梅顿了顿,看向苏安悦,“苏安悦,你和林薇一起,负责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料分析。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你们各自的分析报告初稿。”
任务分配下来,几人立刻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苏安悦被分到了研究其中一个主要竞争对手——A公司的资料。
这家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以技术创新闻名,是此次竞标中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李梅继续布置:“涉及大量的英文行业报告、技术专利和市场数据,三天之内,我需要看到你们各自负责部分的分析报告初稿。记住,要快,更要准!”
苏安悦领到了属于她的那份电子资料包,点开一看,心头微沉。
光是A公司的基础介绍、近年财报、公开的技术文档和相关的市场分析报告,加起来就有几百页,全是密密麻麻的专业英文术语和图表数据。
要在三天内吃透这些,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分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办公室里隐隐传来几声抽气,显然大家都意识到了这项任务的艰巨性。
然而,苏安悦的心底却涌起一股久违的兴奋感。
这正是她需要的机会,一个用实力说话的机会。
接下来的三天,苏安悦几乎是扎在了那些资料里。
她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包括那些依旧存在的、探究或不善的目光。
那份被她视为天赋、也曾给她带来困扰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此刻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
数百页密密麻麻的英文资料,在她眼中快速掠过,关键信息、数据、图表如同被扫描般精准地录入脑海,并迅速进行分类、整理、关联。别人需要反复阅读、做笔记才能勉强记住的内容,她几乎看一遍就能抓住核心,并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她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手指翻动纸张的频率让偶尔路过的同事都忍不住侧目。
在海量的信息流中,她不仅仅是在做简单的信息搬运和翻译,更是在主动地分析和思考。
她迅速提炼出了A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市场布局、财务状况以及潜在的战略意图。
然而,就在她梳理A公司过往项目案例时,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在一份厚达几十页、关于A公司三年前某个已完成项目技术附件的末尾,一个几乎被忽略的“脚注”里。
那段文字极其简短,用词专业而隐晦,提到他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某个关键的核心原材料供应曾出现过短暂中断的风险,虽然当时通过紧急预案得以解决,但脚注中一个不起眼的表述暗示,导致供应中断的深层原因并未被完全消除,只是暂时缓解。
这个信息隐藏得太深了!!
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技术细节和项目总结中,如果不是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并且具备一定的行业敏感度,之前的分析师很可能就直接忽略过去了。
苏安悦的心跳微微加速。
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过往的小插曲,而是A公司一个潜在的、可能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再次爆发的“弱点”!
尤其是在这种需要稳定供应链支持的跨国竞标项目中,任何供应风险都可能是致命的。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用红笔在打印稿上仔细圈出,并在电脑文档里做了详细的记录,反复查阅了相关的背景资料,确认了脚注中提到的原材料在这次竞标项目中的重要性。
随后,她在自己的分析报告初稿中,将这一点作为A公司的潜在风险进行了重点标注,并基于此提出了几条具有针对性的反制策略建议,例如在竞标方案中强调顾氏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多元化优势。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周五下午,李梅准时收到了几份报告初稿。
她坐在自己的办公隔间里,戴上眼镜,开始逐一审阅。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她偶尔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当她翻开苏安悦提交的报告时,起初只是例行公事地浏览,但很快,她的目光就被报告中关于A公司供应链风险的那部分内容牢牢吸引住了。
她的眉头先是微微皱起,随即又惊讶地挑高,手指在那个关键细节的描述上轻轻敲击着。
她放下报告,抬头,目光穿过玻璃隔断,精准地找到了埋头工作的苏安悦。
“苏安悦,你过来一下。”
苏安悦心里“咯噔”一下,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到李梅桌前。周围几道好奇的目光立刻跟了过来。
李梅指着报告上的那段文字,眼神锐利地看着她:“这个关于A公司原材料供应风险的判断,你是从哪里发现的?依据是什么?”
苏安悦定了定神,没有丝毫慌乱。
她清晰地回忆起那份技术附件的名称、页码,甚至脚注的具体位置,然后条理清晰地解释了自己的发现过程:“李主管,这个信息来源于A公司三年前XX项目的技术附件第48页的一个脚注。
脚注本身描述得很模糊,但我结合了他们近几年的供应商名录变化和该原材料的全球市场行情报告分析,认为这个风险并未彻底根除,存在单一供应商依赖或特定地缘政治影响的可能性。
考虑到本次竞标项目对该材料的需求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我认为这可能成为我们攻击的一个突破口。”
她的解释逻辑严谨,数据引用准确,不仅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分析判断的依据。
李梅静静地听着,眼中的审视逐渐被一种难以掩饰的惊讶和欣赏所取代。
她原本以为苏安悦只是翻译速度快、记忆力好,没想到她竟然还能从如此隐蔽的细节中挖掘出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
这个发现,如果属实并运用得当,很可能成为顾氏在此次竞标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甚至影响最终的竞标结果。
李梅对苏安悦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认识。
这个看似柔弱安静的年轻女孩,体内蕴藏的能量远超她的预期。
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李梅临时召集了一个部门内部的短会,主要是通报竞标项目资料整理的初步进展。
会议快结束时,李梅的目光再次落到苏安悦身上,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许:“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一下苏安悦。她在分析A公司资料时非常细致,发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潜在风险点,洞察力很强,为我们接下来的策略制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她顿了顿,宣布道:“基于她这次出色的表现和展现出的分析潜力,我决定,让她加入这个项目的核心讨论组,全程跟进后续的策略分析和方案准备工作。”
这个决定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各种目光再次聚焦到苏安悦身上,复杂的情绪在空气中交织。
角落里,传来几声刻意压低的议论:
“啧,我就说嘛,能被顾总看上,肯定不止是脸蛋漂亮,这是真有两把刷子啊?”(带着一丝酸溜溜的嫉妒和重新评估)
“运气也太好了吧?随便翻翻就能找到这么关键的东西?”(纯粹的质疑和不服气)
“厉害啊……看来之前那些传言也不能全信,人家是靠实力上位的。”(开始转变看法,佩服)
“进了核心组?那不是能更近距离接触高层了?前途无量啊......”(羡慕)
赵娜坐在不远处,脸色有些难看,嘴角撇了撇,低声对旁边的同事嘀咕:“哼,谁知道是不是有人提前给她划了重点......”(依旧不甘心,恶意揣测)
苏安悦站在那里,听着李梅的表扬和任命,感受着周围各种复杂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
有被肯定的喜悦,有压力陡增的紧张,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这次小试牛刀的成功,像一道有力的回击,狠狠打在了那些流言蜚语之上。
它不仅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她的专业能力,并非仅仅是“花瓶”或者“关系户”,也实实在在地为顾氏在接下来的竞标中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她在国际部的地位,似乎因为这次展露锋芒,变得更加稳固了一些。
至少,那些纯粹因为八卦和嫉妒而投来的轻视目光,少了很多。
然而,苏安悦明白,这只是开始,前路依旧漫长,挑战也绝不会就此停止。
但此刻,她心中那份依靠自己力量站稳脚跟的决心,却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