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梅点名加入项目核心组,对苏安悦而言,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她深知,这是用实力粉碎流言的最佳战场。
几天后,新能源项目核心讨论组的第一次会议,在集团大厦顶层的一间小型、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召开。
长条形的会议桌很光亮,一侧的落地窗外是俯瞰整座城市的壮阔景象。
不同于国际部日常的喧嚣,这里安静得能听到中央空调低沉的运行声,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香氛和现磨咖啡的气息。
主持会议的是集团副总裁张启明,一位年近五十、神情严肃、在业内以铁腕著称的高管。而让会议室气氛更加凝重的,是坐在主位旁侧,原本只是“列席旁听”的顾易。
他今天穿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没打领带,衬衫领口微敞,姿态闲适地靠在椅背上,指尖偶尔无意识地轻点着桌面,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面前摊开的文件上,却自带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苏安悦作为核心组里资历最浅、也是唯一一个助理级别的新人,被安排在会议桌的末端。她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乌黑的长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
尽管努力保持镇定,但面对一屋子总监、经理级别的人物,以及那位气场强大的顶头上司的上司,她的指尖还是有些微凉,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拍。
她紧了紧握着文件夹的手,里面是她熬了两个通宵、反复修改过的发言材料。
会议按议程进行。
当讨论进行到主要竞争对手A公司的环节时,张副总示意负责这部分的成员发言。
苏安悦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开始陈述:“根据我对A公司近五年公开资料的分析,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占有率外,我发现其在核心原材料供应链上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点......”
她调出投影,展示了那份技术附件的脚注截图,以及她后续搜集的供应商信息和市场分析,“具体来说,三年前他们某个项目曾因单一供应商问题出现短暂中断,虽然有应急预案,但后续资料显示,他们在这方面的多元化布局进展缓慢,对特定供应商的依赖性依然很高。考虑到本次竞标项目对供应链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我认为这......”
她的话还没完全说完,一个略显刺耳的声音响了起来,打断了她。
坐在她斜对面的市场部经理王明——一位四十出头、资历颇深、从苏安悦进组起就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和不以为然的男同事,此刻皮笑肉不笑地开了口:“苏助理这个发现很有意思啊。”
他身体微微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带着明显的阴阳怪气,“不过,仅仅是基于一份三年前旧文件的脚注,就判断存在‘潜在风险’,是不是有点......捕风捉影了?我们做项目分析,可不能光凭感觉和想象。”
王明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原本专注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他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言下之意谁都听得出来——质疑苏安悦的专业判断能力不足,甚至暗戳戳地指向她是靠关系进来的“花瓶”,根本不懂实际业务的复杂性,才会抓住一点细枝末节小题大做。
空气凝滞了几秒。几道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苏安悦,带着探究、怀疑,甚至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主持会议的张副总眉头微蹙,看向苏安悦,眼神示意她回应这个质疑。
苏安悦的脸颊微微发烫,不是羞怯,而是被这种毫不掩饰的轻视激起的薄怒。
她攥紧了手心,正准备调出更多辅助数据,详细阐述自己的逻辑链条和风险评估依据时——
“王经理。”
一道平静无波,却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的声音响起。
是顾易。
他甚至没有抬头看王明,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仿佛只是随口一问:“既然你觉得这个风险不重要,那你对A公司近两年在该原材料上的替代方案研发进展、以及新的供应商储备情况,做过详细调研吗?”他一抬眼,目光锐利,直直射向王明,“具体数据,能现在说一下吗?”
这一连串不动声色却极其专业的反问,瞬间剖开了王明质疑背后空洞的底气。
王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哪里做过这么细致的、针对一个“脚注”的深入调研?他不过是凭着老资格的经验主义,看不惯一个年轻女助理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出风头”,下意识地想打压一下罢了。
被顾易这么一问,他顿时卡壳,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支支吾吾地:“我......这个......还需要后续再详细核查......”
顾易没再看他,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淡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全局。苏安悦提出的风险点,无论最终证实是大是小,都值得我们投入资源去深入调查验证。在没有确凿的反证之前,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种可能性,尤其是可能为我们带来优势的可能性。”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还站着的苏安悦,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丝,语气也温和了些许:“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这个方向,你继续跟进,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李梅提。”
这番话,掷地有声。
既肯定了苏安悦的贡献,替她挡开了王明的刁难,也再次强调了他本人对细节和严谨性的高度重视,同时,更是对王明那种倚老卖老、凭感觉办事的作风,进行了一次不点名的敲打。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瞬间就品出了味儿。
顾总这看似公事公办的几句话,实则是在公开场合,用一种极为巧妙且专业的方式,维护了苏安悦!他对这位苏助理的重视程度,显然非同一般。
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惜才,更像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庇护。
王明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像被打了一记无形的耳光,羞愤交加,却再也不敢吭声,只能低下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苏安悦站在那里,心头涌上一股复杂难言的暖流。
她感激地抬眸,飞快地看了顾易一眼。他已经重新垂下视线,侧脸线条清隽冷硬,仿佛刚才那番话只是会议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小插曲。
但苏安悦知道,不是的。
这次会议交锋之后,公司内部那些关于苏安悦“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花瓶”、“全靠关系上位”的说法,一夜之间几乎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对她能力的重新评估,对她背景的更深猜测,以及对她和顾易之间那层“特殊关系”心照不宣的确认。
只是,这一次,确认的不再是轻浮的桃色揣测,而是带着几分敬畏的认知:这位苏助理,是顾总明确看重和维护的人。
动她,恐怕得先掂量掂量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