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上下打量两人,咧开嘴笑道:“紫英是我的宝贝徒弟,你们又是紫英的宝贝徒弟,那你们就是我的宝贝徒孙!等着啊,我今天已经要让你们喝一碗我精心熬制的药膳!”
菱纱对药膳颇有研究,也想和青阳拉近关系,就说:“师爷记得倒一碗黄酒!”
青阳激动不已:“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拿黄酒!”
说完乐呵呵去了,菱纱觉得这师爷还挺孩子气的。
菱纱见重光长老一直没回来,就捏了个诀将紫英也叫来,陪着青阳长老一起研制药膳,一直消磨时间到了晚上。
菱纱闯荡江湖,几乎所有时候都自己做饭,有时受伤了不想吃药,就会翻些书籍研制药膳,既治了病,又填饱肚子,一来二去,制药膳的功力就十分深厚。
早晨看青阳长老炖的羊肉汤膻味未除,就知青阳功力不够,也有意在师爷面前尽尽孝心,索性挽起袖子,自己下厨。
“紫英,青阳长老的厨房你比我熟悉,麻烦师父今日给徒儿打下手去吧?”菱纱询问紫英的意见。
紫英点头答应。
菱纱将围裙递给紫英,示意他给自己系上。
紫英捏着围裙的带子,小心翼翼地绕过韩菱纱身前,在她背后打结。
厨房很小,韩菱纱身上的香味若有若无地飘进慕容紫英鼻腔,眼前是不盈一握的纤细腰肢,慕容紫英突然想到昨晚与韩菱纱呼吸交织,搁着衣服布料也能觉察出的绵软……
慕容紫英摇摇头,试图将这些心思驱赶出脑海,可越想远离,记忆就越是清晰。
韩菱纱不知他脑子这么多弯弯绕绕,一心扑在制作药膳上。
想着师爷年岁大了,不宜多油多盐,韩菱纱在厨房转了转,略一思考,挑了几道清淡菜做。
一道鲜贝素冬瓜,将切好的冬瓜排入盘中,撒上鲜贝、豌豆和红椒;淀粉加入水拌匀,倒入蛋清搅散搅匀,倒在冬瓜上,整盘送入蒸锅。
一道百花酿香菇,将剁碎的虾仁拌入碎胡萝卜、料酒、盐、白胡椒粉、淀粉打至起胶;香菇中酿入虾仁,放入锅中蒸10分钟;另起锅,倒入高汤煮滚,加盐,勾芡后倒在香菇上。
紫英坐在锅前烧水,菱纱站在案前切菜,木材过火以后噼噼啪啪,菱纱与紫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气氛安静又美好。
云天河几次想要来帮忙,只是厨房实在不大,再来一个人就连转身的空间都没了,况且云天河不会下厨,手忙脚乱,几个回合下来就被菱纱赶到外面陪青阳长老斗蛐蛐去了。
菱纱又在厨房看见了枫露茶,索性泡了来,当做解腻的。
韩菱纱掀了蒸笼,夹起一筷子吹了吹喂到紫英嘴边,“紫英,你先尝尝熟了没。”
青阳厨房里装了夜明珠,因此即使夜晚,厨房也光亮。
韩菱纱在厨房忙碌,额头沁出一层细汗。出过汗以后,身上的香味更加扑鼻。此刻眼睛亮晶晶盯着慕容紫英,期待他给出肯定,像一个要糖吃的小孩儿。
紫英心跳加速,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这样子有多勾人。
“啊~张嘴~”
韩菱纱喂慕容紫英吃了几口,慕容紫英不敢看他,连连称是,韩菱纱好笑,怎么这么容易害羞,好像昨晚拉着她不让她走的人不是他一样。
想起昨晚慕容紫英的孟浪,韩菱纱神色不自然地轻咳一声,让紫英把菜端出去。
青阳看菱纱与紫英忙上忙下,却搭配得当,十分井井有条,不慌不乱,欣慰紫英收了个好徒弟。又闻见香味扑鼻,待菱纱端上来时,也顾不得师爷的架子,接过筷子就夹起一块冬瓜。
这冬瓜仿佛不是自己平日见的,与平时自己做的味道大相径庭,入口即化又唇齿留香,再吃旁边的香菇虾滑,香菇与虾滑的味道完美融合,包裹味蕾,青阳只觉五脏六腑都被熨平,鲜的眉毛都要掉了。
“好徒孙,你这药膳的手艺是从哪学的,我苦心钻研几十年也比不上你呀!”
菱纱骄傲地扬起下巴,二人就药理与食材细细探讨了一番。
青阳感慨真是后浪推前浪,自己不如菱纱,甚至还要拜菱纱为师,吓得菱纱连连摆手,答应师爷以后一定经常过来研究药膳,还送了青阳几本药膳的书才算完。
院子里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只有云天河看着韩菱纱与慕容紫英亲近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结束以后,慕容紫英被青阳留下,韩菱纱与云天河回了弟子院。
回弟子院的路上,云天河叫住了韩菱纱。